1、淘特可直接跳转微信支付
阿里、腾讯之间的互联互通,再次取得了重大突破。
近日,有消费者发现,淘宝特价版(淘特)APP的支付方式中,新增了微信支付的选项。
用户只需使用淘宝账号登录淘特APP,将心仪商品加入购物车后,在结账时便可选择“微信支付”或“找朋友帮忙付”。
选择微信支付后,用户将通过跳转方式直接完成支付过程,无需复制链接。
在咨询淘特客服后,对方表示该功能已经开放了一段时间,但目前不是都可以使用,具体以页面为准。
其实,早在2021年,淘特就增加了微信支付的付款方式。只是并非直连微信,也无法直接跳转至微信支付页面,而是必须采用扫码付款的方式。
简单来说,双方并未完成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用户如果想要用微信支付在淘特上的订单,步骤仍然有些繁杂。
作为阿里祭出的一把利器,淘特从诞生起,剑锋就直指广大的下沉市场。
而根据腾讯公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跃用户数高达13.089亿。
若能成功触达微信的13亿用户,淘特就能抢占更多的下沉市场,实现业绩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作为此次事件主角的淘特APP,被传将要迁回淘宝。
据晚点LatePost独家报道,淘宝平台上的商家和商品即将迁回淘宝。未来,淘特商家的主要经营阵地将转移到淘宝,商品保留曾经的销量、评价等各类数据标签。
对此,淘天方面给出了回应,称淘特并不会退出历史舞台,而是会继续发展,同时增加手淘的全量供给来服务淘特原有市场用户。
也就是说,淘特APP不会关停,商家在淘特和手淘两边都有保留,也有运维支持,用户可以继续消费。但同时,它也将逐渐融入手淘,为后者带来更多性价比市场的竞争力。
作为阿里的核心业务,淘宝和微信的支付互通一直受到广泛关注。而淘宝确实也在逐步开放微信支付。
早在去年双11预热期,就有不少网友发现淘宝支付页面出现了“微信扫码支付”的选项,需要保存二维码,再扫码完成支付。
当时淘宝官方客服表示,“微信扫码支付是淘宝推出且在逐步开放的通过微信支付淘宝订单的服务,能否使用微信扫码支付,请以支付页面显示为准。”
今年2月,有多名网友发现自己的淘宝订单可直接跳转至微信支付进行付款。对此,淘宝客服回应称,微信支付目前仅针对部分用户逐步开放,且仅支持购买部分商品时可选择。
这个消息一出,瞬间就冲上了当时的微博热搜,直至目前,相关话题阅读量已经达到1.7亿,讨论量达到1.3万。
甚至有不少人表示,自己这也算见证了互联网发展史上的一个历史性时刻。
然而,截至发稿,淘宝客服在被问及此事时,仍称该功能还在试行中,暂未全面开放,订单是否可以使用需以支付页面为准。
对于淘宝APP究竟何时才能全面开放微信支付,我们还未可知。
不过,此次淘特成功接入微信付款功能,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2、阿里与腾讯的合作之路
在很多人看来,阿里和腾讯能握手言和,堪称一场“世纪大和解”。
遥想当年,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为了争夺用户,打得那叫一个激烈。
之所以能从封闭到开放,从破冰到合作,背后离不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宏观政策的倡导。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日益发展,2021年,工信部启动了为期半年的互联网行业专项整治行动,重点要求互联网企业整改屏蔽网址链接等问题。
自此,阿里和腾讯,乃至各大互联网巨头之间,就开始了一步步的“拆墙”之旅。
2021年9月份,阿里旗下的饿了么、优酷、大麦、考拉海购、书旗等应用都开放了微信支付接口,淘特、闲鱼、盒马等App也已申请接入微信支付,正在等待微信审核。
随后,阿里巴巴表示,旗下应用陆续接入微信支付的消息属实。并称,“会继续与其他平台一起面向未来,相向而行。”
同年11月,微信更新了《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淘宝外部链接从此可以在微信中打开。
2022年3月,淘宝再次开放微信支付内测,部分用户在淘宝支付时,可以选择“微信扫码付”和“去微信找朋友帮我付”两种方式。
这种稍显繁琐的“扫码付”方式还扩散到了支付宝。同年10月,支付宝开始支持通过生成并扫取二维码,给微信QQ好友转账。
时间进入2023年,淘宝和微信的互联互通进一步加速。
用户可以在微信的一对一聊天、群聊乃至朋友圈中点击淘宝外链,直通淘宝天猫店铺。618前夕,天猫还上线了小程序商城,正式在微信生态内卖货。
618期间,腾讯广告与阿里妈妈首次实现双边联合补贴,并且微信朋友圈首次支持广告一跳直达淘宝APP站内,打通了从引流到转化的最短路径。
此外,微信还开放了视频号信息流资源,帮助商家实现一站式种草转化。
同年双11期间,双方继续深化这方面的合作。
今年3月,同为阿里旗下的钉钉新增了允许用户通过微信直接参加钉钉会议的功能,用户无需单独下载或打开钉钉客户端,只需将钉钉会议的入会链接分享给微信好友,对方即可在微信内直接进入同一场会议。
“微信上能用钉钉开会了”的话题也冲上热搜,斩获大批热度。
可以看到,目前阿里和腾讯已经实现了多渠道的深入合作。如果淘宝能够最终开放微信支付,就能补足在支付领域的重要拼图。
3、互联互通是大势所趋
阿里和腾讯两大互联网巨头的化干戈为玉帛,反映出互联网市场正从“群雄割据”走向“互联互通”。
哪怕强如巨头,也必须面对时代的变化,适应用户需求的不断发展。
随着互联网流量逐渐触顶,红利慢慢消退,各大互联网厂商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在此背景下,单打独斗已经不再是长久之计,强强联合、资源整合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前阿里巴巴CEO张勇曾表示:“平台之间的大循环能产生的社会价值,一定远远大过在单一平台内的小循环。平台间如果能够互联互通,肯定会带来新的改革红利。”
正因如此,在过去几年,我们已经见证了多个平台之间的握手言和。抖音和搜狐、爱奇艺、腾讯视频等平台相继破冰甚至合作,当当官方旗舰店也开始上线京东,进行全面运营……
当然,企业之间互联互通并非一帆风顺,既有可能实现共赢,也可能对自身利益造成损害。
对此,腾讯总裁刘炽平此前也表示道:“平台间的互通是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讨论和解决。一旦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将对我们的用户、平台上的众多中小品牌商和商家造成不利。因此,我们会非常谨慎地处理这些问题。”
在多方力促的背景下,互联网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但双方需要明确各自的边界,本着共赢的初心进行深度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在互联互通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