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路者做品牌还是做订制?
2016-03-16 14:58:17 2244浏览
“虽然也是接订单,做加工,但是从一开始,拓路者就是在网上做生意的,这跟那些靠外贸订单的OEM工厂很不一样。”黄德华觉得,“基因”不一样,做事的方法就不一样,所以到今天,结果也就不一样了。

“这附近每年都有工厂倒闭,那些厂房现在慢慢都在变成仓库。”黄德华指着窗外一条单车道的小路说道。

这是杭州萧山女装园区中一条普普通通的小路,路的两边一家挨着一家排列着不少厂房,黄德华创立的的拓路者也坐落于此。与周围那些在OEM鼎盛时期起家的工厂相比,拓路者有一些特殊。这两年,外贸大环境不太景气,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让这些代工厂提前感受到了严冬的寒意。临近新年,园区里一些工厂因为没有订单,已经早早地关门谢客。而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在拓路者的工厂里,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为明年的订单早早开始做准备。

同样是服装工厂,同样驻扎在这个园区,拓路者到底有什么不一样?“虽然也是接订单,做加工,但是从一开始,拓路者就是在网上做生意的,这跟那些靠外贸订单的OEM工厂很不一样。”黄德华觉得,“基因”不一样,做事的方法就不一样,所以到今天,结果也就不一样了。

误打误撞发现细分行业

今年恰好是拓路者创立的第十年,也是黄德华离职创业的12年。

彼时,黄德华还是医药公司的一名销售代表,由于极不喜欢当时的工作环境,他迫不及待地想找一份新的工作,彻底逃离医药行业。但具体未来想做什么,他也不知道。一次偶然的机会,黄德华在中央四台《天涯共此时》栏目中看到了一种台湾的印花新技术,并了解到,北京已经有了这样的机构专门培训这门手艺。一时兴起,黄德华就跑到了北京,花了6000块参加培训,回杭后便顺势花了两万八千元在学院路盘了店面,开起了个性烫画店。

让人失望的是,烫画店刚开了一个月,黄德华就发现这样经营下去根本赚不了钱。受当时的技术限制,印花做起来很复杂,成本高,耗时长,但街边店引来的客流却不多。一件烫画T恤卖50块钱,一天接两个单子才赚100块,生意完全无法维系。三个月后,店面被拆,黄德华又辗转到教工路盘下一家图文店,一边做图文设计的生意,一边继续做些烫画。

经营图文店有大量跟电脑和网络接触的时间,在空暇的时候,黄德华也试着把印花信息放到诚信通、淘宝、百度上招徕生意。谁知道,这一试,反倒找到了线下没有的市场。通过网络来找黄德华做印花T恤的客户越来越多,尤其是那些要给公司做文化衫的B类客户,他们经常一下就是几十件,甚至几百件T恤的大单子。黄德华还记得,当时有个湖南的县旅游局在网上找到他,一次定了500件的印花T恤,这可是一个大单子。但是,当时的黄德华根本不懂衣服怎么做,跑遍了杭州终于在三堡找到了一个加工厂,勉勉强强完成了订单。工厂的印花质量不怎么样,客户也没说什么,但是这件事情却给了黄德华一个启发:去线上做B类客户的生意,兴许是个办法。不过,长期找工厂代加工肯定不行,这事情还得自己来做。

还好,印花技术主要靠人力完成,投入并不大,一台印花机才1万元左右。于是,07年底,黄德华关了街边的图文店,在转塘开了印花厂。公司则搬进了租金更低,环境更好的写字楼,专接网上的生意,为客户定制印花文化衫。

品牌还是订制?

通过诚信通和淘宝等平台,黄德华的印花生意做得顺风顺水。08年,黄德华还开起了服装厂,把对供应链的控制向前挪了一大步。同时,黄德华还注册了拓路者和本色印象两个品牌,想着未来某一天,这些品牌能派上用场。不过,到底要怎么才算是做品牌,黄德华并不清楚:“当时注册品牌就是觉得该有一个品牌,我是学化学的,我的合伙人是学生物的,我们对服装行业可以说是一点概念都没有,更不知道怎么去做品牌。”

正是由于对行业的不了解,拓路者在2012年的时候碰上了最大的一次危机。当时,工厂发展的不错,想转而向品牌方向靠拢,主要在天猫上经营。既然要做品牌,品类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原来的定制印花文化衫上。因此,公司招聘了设计师,组建了团队,搭起了制版间,拓展出羽绒服、夹克、裤子等品类。林林总总,一共投入了近八百万现金。不过,巨大的投入并没有换来回报。由于对服装行业不了解,对天猫也不熟悉,因此销售并没有起色。同时,黄德华一门心思扑在工厂的生产上,定制文化衫这块原有的优势反而被荒废了。

眼看着资金不断消耗,销量却上不去,黄德华愁出了一头白发。人在谷底的时候通常会重新回到原点开始思考,冷静下来,黄德华开始重新思考自己和工厂的境况:“当时首先肯定的是,钱不够了。没有钱,什么都做不了,羽绒服、皮夹克,全都做不了。而且说实在的,这些定制之外的东西,我真的不懂。但是有一样东西我是懂的,文化衫。”痛定思痛,黄德华决定重新把看家本领捡回来,“只要把文化衫做好,说不定就能起死回生。”

事实证明,直到今天,拓路者还是靠定制文化衫在生产利润。15年,光是零售出去的文化衫就有100多万件,以40块一件的价格粗略计算,就等于4000多万的销售额。那么,品牌要不要做了?还是要。

现在,黄德华把公司的经营重点分成了两块:一块是品牌成衣,主要在天猫上经营;一块做定制,主力放在1688。吸取了以往的经验,定制这块业务只做三样产品:T恤、卫衣和帽子。黄德华认为:“我们可能对服装的理解没有那么深,但是这么多年经验下来,我们对定制T恤的理解比别人都深。所以定制这块,我们只做这三样产品,别的不做。”同时,黄德华想把定制也做成品牌,未来讲逐渐把定制这块品牌从拓路者中剥离出来,新品牌的名字叫做“兄弟频道”。

“原来觉得做品牌可能什么都要有,现在觉得即便是做加工,也要有品牌的效应在。不能永远比价格,还是要提供有价值的东西。”黄德华表示。

电商出身,唯快不破

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拓路者在1688上获得了2000多万的销售额。总结经验,黄德华认为,专业、快速、高品质是在平台中脱颖而出的关键,而速度块则是拓路者长期处在电商环境下产生的特殊能力。

“速度快是电商渠道倒逼产业升级的要求,为了达到这个要求,我们做了很多工作。”黄德华介绍说,因为经常在1688平台上做活动,所以就有了一边印,一边卖的能力。在拓路者的仓库里,常年准备着六十多万件光胚T恤,客户要是下了单,随时都可以印花制作。工厂每天的平均产能在6000件T恤左右,最高的时候可以达到12000件。

想要更快地完成订单,对供应链的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整个公司拥有16000平方米厂房,其中,一万平方米的厂房专门做定制。接到订单之后,生产需求会分发到各个生产部门。生产部门分成几个部分:采购部负责采购面料、纱线,绣花、印花车间负责加工,织布、染色则放在外包工厂。每年要做400多万件货品,光用自己的厂房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稳定的外包工厂就显得非常重要,而这只能通过时间来不断的磨合。

让黄德华印象最深的一次经历发生在11年,当时,公司在1688上接到了一个价值600多万的大订单,对方要求工厂在一个月内完成15万件T恤的制作和印花。当时,整个工厂的产能远不及现在,最多只能生产5万件。任务重,时间紧,临时找来的工厂都是做惯了OEM的大厂,办事态度官僚,完全让人放不下心。害怕代工工厂赶工出现质量问题,黄德华一天只睡5个小时,白天跑染厂,晚上回工厂盯印花,这才按时完成了生产。

那次的经历让黄德华加强了供应链的把控,对好的供应商,要用各种手段去扶持它,多把单子交给它们去做。同时,工厂要有几个备用的供应商,以便在紧急的情况下有合适的选择。当然最关键的是公司本身的订单量要上来,量大了,工厂的配合度自然就高了。黄德华觉得,光拼价格是不行的,做到又快又好就是工厂的核心竞争力。现在很多传统外贸工厂就是因为反应太慢,无法承受电商渠道对“快”的要求,机制又相对官僚。因此,电商一上来,这些工厂就跟不上了。相反,因为拓路者生于电商,长于电商,所以对“快”的理解也更深一点,也就更能知道客户要什么。

1688还是要有能力才能做

作为1688上的9年老店,黄德华对1688的定位是做大笔的定制订单,这也让他回到了一个工厂的本位。谈到1688跟天猫的区别,黄德华感触颇深:“1688的属性跟天猫很不一样,运营的方式也完全不同。”

目前,拓路者的1688运营团队有6个人,这6个人既是客服,也是销售。由于1688的批发性质,客服在这个平台上不能只是在线上聊聊天,回答问题那么简单,1688的客服其实很大程度上承担了传统批发销售员的职责。拓路者的1688客服不但要在售前帮助客户协调各个细节,接到单子以后还要下到工厂协调生产,一直跟进到出货、收款,交易完成为止。

据了解,拓路者从1688上获得的用户主要有几大类:外贸公司、小型品牌客户、线下区域品牌、小型电商等等。其中,大客户的销售比重占到了60%左右。因此,黄德华觉得,工厂一定要有一定的能力,才能承接这些大客户的需求。“我们有10年的经验,因此在生产商的能力还是有的。3~5万件衣服,我们三天时间就能做完。”当然,也有很多同样的工厂正在跟拓路者做一样的事情,但是黄德华认为,供应链的磨合需要时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同时,一件T恤根据面料、剪裁、颜色的不同可以有很多变化,怎么搭配最好,其实主要依靠的还是经验。在这两点上,拓路者的优势还很明显的。

不过,相对于从前的粗放式发展,1688上越来越精细化的运作要求也让拓路者有了新的挑战。2016年,小型品牌客户将是公司重要的发展对象。通过分析这类客户的情况,拓路者会去评估它们是否具备发展潜力,帮助它们寻找定位。今天的小客户,也许就是明天的大客户。举例来说,现在工厂有一些定制客户来自于线下的区域性品牌,这些品牌可能在某一个地区拥有十几家门店,盘子不大,但销量不错。而这些品牌,正是今后拓路者会去重点关注的。

2010年的时候,拓路者曾为知名的淘品牌衣品天成代工,当时,衣品天成还是拓路者众多客户中默默无闻的一个。出于多种原因,拓路者在两年后放弃了与它们的合作,黄德华也把这段经历形容为“错过”。不过,在六年后的今天,拓路者仍然想依靠定制找到下一个“衣品天成”。又或者,凭借近10年在1688的经营经验,拓路者自己就会成为下一个“衣品天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