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内容的营销组织将怎么变革?
2016-04-12 09:56:07 1375浏览
在新的体系下,新媒体运营角色的重要性眼看就要大过传统的娱乐记者编辑了,帮忙 “推一推” 变得至关重要。反过来看,社交媒体的运营们能来到这间蒸汽朋克风格的工作室,对稀缺内容的饥渴也可见一斑。

前些日子,我参加了一个 “网红” 朋友组织的社交网络联盟闭门会议,她把花椒、小咖秀、秒拍、足记、Wink、百思不得姐、内涵段子和掌阅等社交媒体的小伙伴们都请到了自己的工作室中,这事情的新鲜之处在于,新内容的宣发方式正渐渐在演变。

会议的组织者是《探魔导师》出品方CEO洪14,然而她并非 “生而网红”,在她8年 的演员生涯里,经历的大部分发布会想必也是跟娱乐记者发生联系。在借着社交媒体的东风炼成网红之前,跟一群社交媒体的创始人和运营们开 “联谊会” 是件没有眉眼的事,连这个会都是拿花椒直播的。

在新的体系下,新媒体运营角色的重要性眼看就要大过传统的娱乐记者编辑了,帮忙 “推一推” 变得至关重要。反过来看,社交媒体的运营们能来到这间蒸汽朋克风格的工作室,对稀缺内容的饥渴也可见一斑。

是的,新媒体不喜欢通稿,而且每个平台风格也不尽相同,需要考虑平台用户口味来推送内容。而在社交媒体的体系下,最重要的结点就是大大小小的网红们了——《探魔》希望盘活的就是这些KOL的影响力。

这些人更懂自己的粉丝,也迫切得要思考,到底创作什么样的内容呢?在什么样的平台上传播,就请在这个平台上水土的网红帮忙传播,这是个网红们二次创作的过程——不变的都是《探魔》的主题,十四还会把公司探魔主题的工作室共享出来给到这些网红使用,希望能够用这种方式不断强化粉丝对该剧场景的认知。她也呼吁各个社交媒体能够联动起来共同推广有意思的内容,如果全作能流程化就更好了,以期将这套流程复用在每个新剧上。

不过跟网红建立松散的关系毕竟不是稳定的组织,也并非对IP完全量身定做的营销,但这的确引人思考——随着新内容的井喷,文化产品的营销会在组织层面上发生哪些变革?

那这些视频网红如果是同一经纪公司的员工,就像鼓山等公司经营段子手一样,是不是足以自立呢,毕竟,优质视频这种内容相对生产门槛高。

确定的一点是,内容越来越多,对营销的整体需求就越来越大。因此难以避免一个状况就是,传统的公关公司、4A公司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甚至完全不懂新用户的话语体系,当然这对懂内容、懂新兴亚文化的人而言则意味着难得的创业机会。或者说,老4A公司也该拉新团队来补足对新内容的承载能力了。

有一些垂直社区现在正在履行着这种新4A公司的角色,我跟皮皮互娱的创始人杨光聊天时得知,这样的二次元社区目前也在接一些动画方面的全案,拥有大量广告客户的盛世神猫也把以新内容为承载的品牌营销视为非常重要的一块业务。

另一方面,这些新内容的用户群往往是广告商们竞相追逐的新消费群体,他们当然也需要连接他们。我之前了解到,有信这家公司已经设立了专门基于网剧做品牌植入和营销的运营团队,当然它们也是依托当今最牛的娱乐腹地——微博(有信目前的大股东)来运营每一部剧的粉丝,以期不断拉新以及巩固新用户,吸引会员用户的往往是一系列偶像定制版产品,之前火到被下架的《上瘾》就是他们的合作方之一。

在此做一个不负责任的猜想,如果以后创业类、商业财经类的剧集变得越来越多的话,说不定36氪也会生出一个基于新内容做branding的小团队。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