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困于假货和跨境电商,ASOS退出中国
2016-04-12 14:55:41 2078浏览
中国市场曾被ASOS认为是进军全球市场中的重要一环,从2013年11月中文版的上线,到2014年入驻天猫,其成功吸纳超过10万的注册用户。面对中国市场未来发展,

英国在线零售商ASOS近日宣布为减少运营成本,将计划终止其在中国的经营业务。ASOS中文版网站Asos.cn将关闭,而中国配送中心以及位于上海的办公室也将停止运营,但会通过主要网站Asos.com继续为中国消费者服务。

中国市场曾被ASOS认为是进军全球市场中的重要一环,从2013年11月中文版的上线,到2014年入驻天猫,其成功吸纳超过10万的注册用户。面对中国市场未来发展,ASOS大中华区总裁Dan Jenks曾表示,中国市场有独立运营权,并已接入支付宝和支持货到付款业务。

但根据ASOS 2015财年业绩报告显示,截止至2015年8月31日,公司销售总额上涨18%,英国地区销售总额上涨28%,国际渠道销售总额上涨12%。其中,国际渠道零售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58%,盈利能力相对稳定。但中国地区的业务却亏损520万欧元,在过去几年中,中国地区业务共亏损近860万欧元。

在本财政年度,此项决策将缩减约1000万英镑的一次性成本,而与此相关的经营亏损预计高达400万英镑。

IPG是一家B2B咨询公司,主要处理品牌商在国内面对的假货、商标侵权等问题,服务的客户九成以上来自海外,包括奔驰、香奈儿、默克医药、施乐、三星、佳能、爱普生、NXP、施耐德等120个品牌。

据亿邦动力网了解,IPG之前也为Mind Bridge、I’m David、Basic House等类似的时尚品牌服务过。其中,韩国时尚品牌I’m David在中国同时经营着官网和天猫旗舰店。当问到为什么它能维持下去时,Arnold表示:“I’m David现在或者以后成不成功,我还不好说。它们和ASOS一样都面对假货问题。”

他指出,基于对类似ASOS的中高端国际时尚品牌的调查,淘宝上30%~50%的相关商品都低于品牌批发价,这侧面说明,其中假货的最低比例也差不多是这个数字。

Arnold认为,ASOS的退出很大程度与假货泛滥有关。在淘宝上简单搜索ASOS,就会找到4800件相关商品,来自1500多个供应商,导购网站美丽街也列出了大量ASOS商品。

Arnold告诉亿邦动力网,就他的了解,ASOS不是ACG、IACC或者QBPC的成员,而这三个是主要的反假货联盟,对抗假货比较活跃的品牌一般至少会加入其中一个。

另外,Arnold认为,跨境电商的兴起,也使ASOS的处境恶化,购物渠道的增加与便捷化分散了大家对ASOS官网的关注度。他说,ASOS可能意识到,与其投入大量资金自建,倒不如专注于和已经占主导地位的电商平台合作,比如天猫。

Arnold谈到,国内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比较薄弱,本身相关公司数量少,而且要么关注线上或者线下,没有把两者很好结合起来,再加之国际品牌对本土公司信任度又低。

谈到国际品牌如何打击互联网假货,Arnold表示,他们通常使用O2O的方案,包括线上搜索,从不同的电商网站购买大量的相关产品,然后辨别产品是否为假货或者来自非法渠道,最后会联合执法团队予以取缔。

以香奈儿为例,Arnold透露:“大致是这样,它的主要问题在于社交网络的广告,我们就检测了优酷、微信、微博等,把有问题的广告列出来,和平台联系去清除,还要找出需要进一步追踪的幕后公司。”

Arnold认为,假货不全是阿里巴巴或者淘宝的问题。品牌商和电商平台经常打架,但始作俑者其实是假货的制造商和经销商。他说,媒体喜欢提阿里,因为它的问题最大,而且它体量大、赚的钱也多;但他不认为阿里作恶,它已经足够关注这个问题了。“马云也说过想要和品牌商一起解决假货问题,”Arnold说,“除非有人建立一个大平台,否则没办法成功。”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