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该如何突围?
2016-04-16 15:00:30 1760浏览
在生鲜电商格局定下之前,所有人都在走一条平衡木:在规模和体验把控之间做一个最佳节点的选择。对于生鲜电商而言,关键点在于,配套的物流和仓储能否跟上扩张速度?

在生鲜电商格局定下之前,所有人都在走一条平衡木:在规模和体验把控之间做一个最佳节点的选择。对于生鲜电商而言,关键点在于,配套的物流和仓储能否跟上扩张速度?

无论资本还是消费者层面,生鲜电商似乎迎来了发展的黄金季节。

在义乌举办的世界电商大会上,国内生鲜电商界的几位明星企业家就“生鲜电商突围之路”为主题进行了对话。生鲜电商行业固然痛点满布,但他们对于如何更好的找对方向切入市场,都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天下星农投资创始人,褚橙、柳桃、潘苹果的操盘手胡海卿:从一个角度切入,就是做品类的品牌,希望优品胜过优价,良心农民倍受尊崇,产地可以持续发展,大众可以安心品味。

天天果园副总裁牟西军:把精力集中在如何从选品上选到好的东西,从后端的配送上,这个过程能够做得低成本、体验好,这些苦活累活可能就是体现价值所在的地方。

食行生鲜的创始人兼CEO张洪良:中国的电商已经走出了简单的套利模式,C2B预定的方式可以解决这个品类固有的高损耗问题。当然,核心还是产品的标准化之路如何去梳理。

果乐乐的创始人兼CEO陈功伟:有几个方向是肯定的,第一个是源头的产品由高标准出品的公司去运营。第二个,流通和供应链仓储逐步成熟。京东之前大仓加配送的模式,是很难赚到钱的。

以下为以上四位企业家当日演讲实录:

天天果园副总裁牟西军:从选品到标准化,重要的是客户体验

对天天果园来说,我们目前还是把精力集中在如何从选品上选到好的东西,从后端的配送上,这个过程能够做得低成本、体验好。海卿做好的品牌,我们又需要好的产品给用户,怎么办?我们自己去找,这是从源头上开始,我们和全球大概67个国家已经建立了联系,去给大家找好的东西。

但是仅仅讲源头这一块的痛:去年我们在云南建了一个橙子包装厂,把老百姓种的橙子按照我们的标准收来以后,按照国外的标准清洗、打蜡、检测,看看酸度甜度,按照我们的标准从机器上筛选下去,这已经去掉很大一部分了。

我们去年也是这么在摸索着尝试做品类标准化的问题,做了自己的品牌,去年做的是橙鲜生。也是被逼的。包括后端,北长广深也建了很大的仓库,也是没办法。包括物流,最后我们为了让消费者拿到的时候,水果或者生鲜依然是很新鲜,在我们有能力的地方都是我们的物流去送,请第三方去送,可能在整个过程的流程的问题,磕磕碰碰难免,损耗也会增加,客户的体验也会很差。所以我们又把物流给做了。

实际上生鲜这一块,虽然很累很苦,但这些苦活累活可能就是体现我们价值所在的地方。天天果园到目前为止,还是投入了好多精力在后端,比如物流、仓储这一块。至于前端供应链,我们当然希望“海卿”越来越多,那就减轻了我们的工作量了。

天下星农投资创始人胡海卿:不做平台,专注品牌

这个行业确实是非常的艰难,但是有未来。我们就从一个角度切入,就是做品类的品牌。我们希望把好的东西在品牌的这个点上加持,使得它真正的溢价。媒体人干事总要有点使命,我们希望优品胜过优价,良心农民倍受尊崇,产地可以持续发展,大众可以安心品味。

我们把褚橙、柳桃、潘苹果做出来,努力去寻找农产品背后的有趣的、有文化感的、有温度的东西。因为我们喜欢写故事,喜欢听故事,也喜欢讲故事。所以我们只做了一件事情特别重要,把产品内容化。

我们现在并不是去做一个平台,实际上是在跟上游非常优质的生产机构,种养殖机构一起去孵化一个品类的平台。他种养殖好,他把供应链做好,其他的品牌的塑造、推广、与渠道的对接,我们来干。大家做一个分工,实际上在这个链条当中,生鲜电商成了我们的另一端,它是我们的渠道。

生鲜电商,很多时候产品是非常认真找来的,非常优质的,因为成本比较高,所以不可能卖低端。大家都看好这个市场,太多的资本进入到生鲜电商领域,大家都做了一件饮鸩止渴的事情,就是打价格战。上海有一家野蛮滋生的生鲜电商,他们刚刚倒塌。他们最后一条微信是什么?19块9,12枚赣南橙,特别代表这个行业的痛点。利润在哪里?对这个行业的贡献在哪里?一个商业模式在整个行业的链条当中,没有带来价值和正能量的话,我认为它就很难生存。

其实会发现,很多生鲜电商公司越做越重。他们觉得这个产品不好的时候,觉得是上游没有控制好,所以要去上游干活,去标准化,建仓等等,我认为这可能是错的。

果乐乐的创始人兼CEO陈功伟:B2C效率低成本高,不如试试B2B

生鲜电商未来肯定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但很有可能不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种模式和格局。但有几个方向是肯定的,第一个是源头的产品尽量的能够由高标准出品的公司去运营。第二个,流通和供应链仓储逐步成熟。京东之前大仓加配送的模式,是很难赚到钱的。可能会有新的玩法,未来生鲜电商在城市落地,应该是线上加实体店结合的。

为什么我们不做B2C,要做B2B?因为农产品或者生鲜跟以京东为代表的B2C电商之间有巨大的差别,它非标准、没有品牌商。大型的农贸市场,或者批发市场,它本身的供应、流通效率就非常高。

举个例子,山东的樱桃白天摘,晚上到北京,两点钟有人过来上货,五点钟可以回家,六点钟开门就可以卖。而以京东模式为代表的B2C电商,首先要建一个大的仓库,把货放进去、买进来,然后要上线做推广,拍照片,然后等待订单。有了订单之后,人员在仓库里边做分拣、打包,分到分站点,再配送到。这个流程比传统的农产品的流通,其实效率要低很多。而且它多出来两块成本,第一块是配送的成本,第二个是包装的成本。从这个效率来讲,我们发现B2C是走不通的。

食行生鲜的创始人兼CEO张洪良:生鲜电商一定赚钱,关键怎么降损耗

第一,我觉得很多人做的时候会方法错误,就会否定方向。第二,我相信未来很多社会化的第三方服务一定会不断的丰富这个产业链,所以我觉得,生鲜电商的未来一定是非常好的。

我怎么算生鲜电商都赚钱。因为我们看到了几个机遇。在全国的生鲜零售市场上,70%到75%被传统的没有组织化的农贸市场占领着,还有25%左右是被卖场占领着。但这两种传统渠道,没有解决生鲜品类在传统流通方式中固有的问题,比如说高损耗率。

所以我觉得中国的电商发展到现在阶段,已经走出了简单的套利模式,不再简单的把这个东西从山东从潍坊从陕西贩过来卖给大家,最多只是集约性采购,拿了一些价格差。生鲜品类真正的优势是什么?没有挖掘出来。

我们发现,C2B预定的方式可以解决这个品类固有的高损耗问题。跟传统的有组织化的卖场比,我损耗率低了很多。我们的价格能比菜场卖的还低,但是仍然可以获得更高的毛利。

当然,核心还是在对你这个产品的标准化之路如何去梳理。所以这个品牌经营的时候有痛点,那太多了,首当其冲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是这个产品的标准化还没有建立。你如何为用户提供服务他满足他需求的标准产品,这个路还很长。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