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拜师非遗传承人,老手艺搭红人快车?
2016-05-30 14:56:40 1965浏览
汉服旗袍、茶器陶瓷、篆刻刺绣......这些代代相传,独具匠心的传统技艺背后记录着历史走过的身影,印刻着每个时代的痕迹。但人们却不止一次地看到关于手艺人正在逐渐消息的消息,因为其总

汉服旗袍、茶器陶瓷、篆刻刺绣......这些代代相传,独具匠心的传统技艺背后记录着历史走过的身影,印刻着每个时代的痕迹。但人们却不止一次地看到关于手艺人正在逐渐消息的消息,因为其总带着些老派守旧的味道,仿佛与年轻人的世界格格不入。

如何将这些守旧派的技艺被更多年轻的传承人们认识和接受?5月28日~29日,由阿里巴巴“文化中国”与杭州市运河集团联合主办的“发现中国匠心之美”,正在打开一条新的思路。这场文化中国百城万匠全球巡展的走进的第一站杭州,不仅汇聚了大师级非遗传承人朱炳仁、朱红育、赵志强等19名手工艺匠人,也吸引了粉丝过百万的张沫凡-MOMO、徐琳、陈暖央等19名网络红人前来拜师。

这看似不在一个节奏里、两种极具个人符号的代表人物在桥西历史文化街区,呈现了一场网红和匠人的混搭,关于传统技艺的跨界展演。

直播拜师学艺

昨天上午,从武林门码头搭乘“文化中国启航号”的19位手工艺匠人和19位红人共同来到手工艺活态展示馆。尽管大雨一直笼罩着杭城,但是丝毫没有阻挡前来观展的观众热情,展馆门口大排长龙,甚至不乏外地赶来的游客:“看到传统手工艺和红人一起玩,感觉这个点很有意思,刚好有空就过来看见”。

那么,当网红碰上传统手工艺,会有怎样的化学反应?国家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朱炳仁笑道,其实“网红”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现如今的社会时尚,而文化遗产需要和现代年轻人的时尚相结合才会拥有生命力:“传承的东西如果年轻人不喜欢,那就传承不下去。传承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怎么打动年轻人的人,运用网红、流行手段,让文化扎根在年轻人新的里面,我认为非常有意义”。

在开幕式过后,19名红人的拜师学艺正式开始。90后健身网红陈暖央正跟着德化青年瓷雕艺术家李锦峰学做泥塑,而另一边陈暖央的助理则在调试设备,将这场拜师学艺的过程进行直播。“我一定要自己串出一条手链。”小时候连橡皮泥都没有玩过的陈暖央,有些孩子气的信誓旦旦,她全程学得十分仔细,把泥巴小心翼翼的搓成小圆球,码得整整齐齐,并表示以后有机会肯定会再尝试做泥塑;而另外一位红人潘婷也对记者表达了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的感受,这让她们有了一次接触传统技艺的机会,让自己对于传统技艺有了更深的认识:“其实这些工艺品里面也不乏一些非常时尚的产品”。

据悉,这次拜师学艺的全部过程,所有红人都会运用自己人气主播的身份,进行线上直播,通过手机淘宝直播平台的“边看边买”功能,观众们可以直接购买喜爱的匠人作品。而此次大师与红人联合创作的工艺作品,会直接放入红人的线上淘宝店铺,并在“闲鱼”进行在线拍卖,款项将全部捐给公益组织。这是一次打通线上线下,实现多平台联动,大胆的跨界尝试。

传统技艺是否真能傍网重生?

除了线下巡展,市运河集团也将与“文化中国”平台产生更加紧密的合作,据了解目前“手工艺活态展示馆”网店也已经正式入驻淘宝,消费者可以直接通过淘宝店放心购买传统手作作品,市运河集团表示希望把稳定且持续的订单带给更多手工艺人,让更多有兴趣的匠人、用户才遇到文化的传统和创新中来。

近年来,传统手工艺由于传承者少、产品难以推广的困境,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上网成为了越来越多手工艺人们的选择。但随着网络用户的不断年轻化,想要更好维持手工艺的生命力,打破传统寻求创新才是手工艺人可以傍网重生的关键所在,近两年大火的故宫博物馆就是最好的例子。

一改往常的高冷范儿,这两年故宫博物馆的形象萌翻一票网友,直呼“想咬上一口”。打开“故宫淘宝”官方店,琳琅满目的产品扑面而来:格格书签、尚方宝剑笔、宫廷美人盆栽、帝妃首饰盒……虽然许多产品看起来“不太正经”,但是背后都带着故宫文化的独特烙印,产品设计上用了年轻人更愿意买单的方式。

此外,故宫博物院已经全面利用微信、微博、APP等新媒体形式来宣传自身文化:以APP为例,《韩熙载夜宴图》《每日故宫》《清代皇帝服饰》三款APP均入选苹果应用商店“2015年度精选”榜单,其中《韩熙载夜宴图》更是荣获唯一一个“年度最佳APP”,可见其在年轻人之间的受欢迎程度。

在互联网大背景下,传统的手艺人面临的其实不是宣传或销售渠道的困境,而是如何打破传统的禁锢,洗去“老旧”的标签,走出创新之路的难题。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