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网络红人的能量被估值超过千万,其背后的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网红经济大爆发可谓是2016年的耀眼“剧情”。随着一大批网络红人的出现,围绕网红的商业链条和盈利模式也浮出水面,以“一位年轻貌美的时尚达人为形象代表,以红人的品味和眼光为主导,进行选款和视觉推广,在社交媒体上聚集人气,依托庞大的粉丝群体进行定向营销,从而将粉丝转化为购买力”的模式,也迅速得到资本市场及企业的青睐。
据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发布的《2016中国电商红人大数据报告》显示,预计2016年红人产业产值预估接近580亿人民币,远超2015年中国电影440亿的票房金额。如此强大的冲劲再次印证了网红经济的魅力,也再次刷新了人们对于互联网风口的又一认知。
6月3日,易观智库互娱分析师陈旭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社交平台去中心化、人人可以成为网红的背景下,网红经济因其多样的变现方式,以及与传统行业结合的巨大想象空间,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一个“网红”能量达2200万
“喜欢Papi酱的搞怪风,也喜欢跟朋友分享她的幽默短视频。”和武汉市武昌区张女士一样,很多人眼中的Papi酱是一个“集才华与美貌于一身的女子”。
Papi酱,凭借微博账号发表短视频,以七情上面的浮夸表演博得网友的纷纷点赞,并利用变音器发布原创短视频内容,在各大内容平台的人气都一路高涨。截至目前,记者在其认证微博上看到粉丝量已突破1396万。
火爆的人气带来的不仅是人们闲聊的话题,更是其红火背后所创造出来的价值。2016年4月21日下午,Papi酱贴片广告拍卖会在京举行。经过不到10分钟线上线下同时出价竞拍的激烈角逐,最后由某电商公司代表以2200万的出价结束本场拍卖。
一个Papi酱的能量就已经达到了2200万,一群小Papi酱虽然很难复制Papi酱的成功,但其背后的价值却是无法忽视的,这也让投资人瞄准了网红带来的商机。2016年手机直播平台爆发,移动互联网催生泛生活类直播、秀场娱乐,映客、花椒等一系列在线直播平台纷纷崛起。以淘宝、京东为首的电商平台和电商企业也希望借助网红吸引力,纷纷谋划着符合自身品牌的一场营销大戏,也有投资人看中网红经济的“续命”风口,建立起培养网红的各大“网红工厂”培训机构及学校。
“网红”从“吸睛”向“吸金”迈进
实际上,网络红人的说法早在多年前就受到人们关注。只是,借助网红转化为新的经济模式,似乎还是从今年才被大众熟知。
业内有人将2016年定义为“网红”元年,并将凤姐、犀利哥划为网红1.0版,将“Papi酱”、“罗休休”等,跨内容、电商、互联网等多个领域的网红定义为2.0版本。
在新的“网红”年代,有在各大网络直播平台上打扮妖娆、声音甜美的女主播受到粉丝追捧。为博红颜一笑,粉丝们不惜花重金给主播们送各种虚拟礼物,礼物虽是虚拟的,但花出去的则是真金白银。“网红”也从“吸睛”逐步向“吸金”迈进。
“目前,网红经济的变现方式有多种,可以分为电商、广告、打赏(虚拟礼物)、平台签约、艺人发展、IP(知识产权)泛娱乐化。其中电商的变现方式比较直接和成熟,是目前很多淘宝网红店的模式。广告则适用于内容类网红,通过贴片广告、品牌植入、广告代言等方式后变现。打赏多是直播类网红的变现方式,秀场及游戏类主播此类收入比较多。”易观智库互娱分析师陈旭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
“网红经济的本质是一种注意力经济,同时也是粉丝经济的一种。网红通过在社交平台输出内容,吸引粉丝,成为KOL(关键意见领袖),并将粉丝资产进行变现。”陈旭说。
与传统行业结合存巨大想象空间
陈旭向记者坦言,广告变现的风险在于广告如果植入过多会影响用户体验,而且网红的生命周期较短,会给广告商带来风险。
另外,网红与明星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一些网红如果条件优秀,会跟平台签约;或向艺人发展,进军演艺圈。最后,IP泛娱乐化是内容网红的高级进阶模式,将网红个人及网红输出的内容进行品牌化,作为IP在泛娱乐多领域进行延展运作,会实现更大的商业价值。但这种模式不是每个网红都有能力达到的,需要极强的内容创作能力和专业的团队协作。
那么,网红经济是“昙花一现”,还是会“成为下一个风口”?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也向记者表示,其实两者并不分裂。以Papi酱为例,说明网红经济投资的风已经来了。而且“红人经济”一直伴随着人类存在,从古至今,从国外到国内。“网红经济”无非是通过互联网平台进一步扩散了红的范围、速度。
作为才刚刚起步的新业态,网红经济它到底能走多久、走多远?曹磊则表示:“短期来看大有可为,长期来看,隐患重重。”除了取决于其内在的发展逻辑外,也取决于其在整个社会精神文化领域的角色定位。为了成为网红一些人也突破了底线,发布的内容恶俗低廉,随之成为监管的难题。网红经济的未来发展依旧充满挑战。
“网红相关的泡沫是有,但是并不很大。资本会倾向于投资平台型的公司,未来网红产业会越来越庞大,运作也会更加成熟。”陈旭进一步补充,“在社交平台去中心化、人人可以成为网红的背景下,网红经济因其多样的变现方式,以及与传统行业结合的巨大想象空间,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内容生产是维持变现模式的“强心药”
网红经济大热,不少企业在试图巧用这种模式吸金的同时,也很烦恼,网红不等于明星,网红的粉丝和电商流量不划等号,即使商家投重金去跟网红合作,却难以保证自身投资也能跟着“火热”起来。那究竟什么样的网红能帮助商家实现预期盈利?
对此,陈旭也提出了看法,“目前网红经济的风口更多是在网红+直播上,直播作为新的社交方式,不仅为网红诞生提供有力工具,同时也有很多的明星通过直播提升人气。但是用户注意力是有限的,随着网红的增多,网红对于注意力的争夺会更加激烈,用打擦边球的内容搏出位会不可避免,政策监管是在直播平台吸金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首要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网红自身内容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网红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网红被模式化量产后,相似度极高,因此也必须要有自身特色的内容来维持粉丝量及火热程度。
曹磊曾公开表示,网红模式“要想成为投资的风口,一般要具备几个要素。首先,粉丝要具备一定的量;其次,这些粉丝要有规模化变现的能力;再次,要符合当前的法律法规,最后,网红变现的模式要具备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