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到底改变了什么?
2016-06-28 10:09:21 1891浏览
中间出现放卫星式的造假风波已成为这个行业火爆的注脚,并不影响直播的热火朝天的景象,直播正在被誉为下一个风口,那么直播的出现究竟意味着什么?巨头之间的博弈和直播本身的困境到底又意味着什么呢?

将视频直播平台混战比作千团大战,除了各路牛鬼蛇神涌入而导致混乱无序的共同点之外,两者再没有太多的共性。

从团购到直播,令人颇为讶异的是,团购基于改变用户消费习惯的商业模式有着很强的路径依赖;而创投资本的涌入对于直播平台而言却多少失去了理性验证,即便互联网行业善于打破常规,但仍旧不能解释这种现象的普遍性。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在线直播平台已经达到了200余家,网络直播平台总用户数已经达到2亿,而且BAT纷纷插足在线直播行业,阿里系的淘宝、优酷、微博等平台纷纷上线视频直播业务;百度旗下有爱奇艺;腾讯更是重仓布局直播,投资龙珠、斗鱼,以及自家嫡系业务NOW直播、企业直播等。

中间出现放卫星式的造假风波已成为这个行业火爆的注脚,并不影响直播的热火朝天的景象,直播正在被誉为下一个风口,那么直播的出现究竟意味着什么?巨头之间的博弈和直播本身的困境到底又意味着什么呢?

1f78625ddf273176dae28289386d6433.jpg

关于直播和消费模式的改变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带动了消费场景的改变,从而在消费模式上也出现了空前的巨变。以团购为开端,物质消费以移动互联网的方式被呈现在了消费者面前,高效便捷的信息交换效率让消费者得以快速锁定自己的选择,而不必将时间浪费在筛选环节。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团购平台了解到哪家餐厅、电影院打折,以及通过团购平台的评价判定体验如何,从而达到选择最优化。

与物质消费对应的是,精神消费也同样再被移动互联网所改造,只不过以资讯图文为首的阅读类APP,已无法有效满足现代人精神的追索,或者说在无聊经济的当下,资讯图文的静态呈现方式单调而又乏味。

而直播之于文字、图片甚至于视频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双向交互性,主播和观众之间的反馈往往形成一个类似聊天的场景,观众再不是信息的单一受体,而开始参与内容的生产。这种消磨无聊时间的过程即夹杂着弱社交强互动属性,以及参与感,很容易被更多当下追求网络虚拟快感以短暂代替现实世界压抑的年轻人所追捧。

作为最廉价的精神消费,在客户端,直播的准入门槛几乎为零甚至无需注册便可观赏,仅有的消费便是通过打赏模式来增加和主播的互动几率。

“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直播是建立在无聊经济之上,所以主播们可以满足观众的要求,直播吃饭、睡觉、购物、逛街等等,甚至小米Max在B站超长无聊直播19天,弹幕讨论总条数突破3.17亿,围观总人次突破3954万。

但硬币的另一面是,虚拟世界脱离了现实世界的道德束缚,衍生而来的是直播造人、露点,以及充斥弹幕之上的谩骂以及羞辱,网络暴力在直播世界被展现的淋漓尽致。这就是直播,国人旺盛精神需求下所催生的全新消费模式,光明与阴影同时被放大。

关于直播的战略必要性

个人认为,直播这一模式是视频行业中的细分类目,其未来的很有可能会陷入视频行业的烧钱困境,因为直到现在,各大视频网站,包括优土、腾讯视频、爱奇艺,甚至是YouTube等直到2015年都处于盈亏平衡甚至是亏损状态,而直播目前仍旧没有很好的变现渠道。

虽然直播盈利前景堪忧的情况下,传统互联网巨头仍旧重仓布局直播平台,其根本性原因在线直播具有很强的战略意义,即便是亏损也在所不惜。

那么,直播的战略必要性突出在哪里?我们先看两组数据

数据一:亚马逊旗下的Twitch游戏直播平台去年9月份的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用户通过Twitch观看的视频直播总时长达到241,441,823,059分钟,即459,366年。Twitch用户平均每月看视频时长为421.6分钟,约合7小时,远高于YouTube的291.0分钟。

从数据一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直播的战略必要性在于其对于用户可支配时间的侵略式占用,相比资讯图文的碎片化阅读方式,直播对于用户的时间占用是呈现出块状。

数据二: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12月底,中国的网民规模已经达到6.88亿,但整体网民规模增速放缓,而从人均上网时长来看,中国网民人均周上网26.2小时,相当于每天上网3.75个小时。

理论上每个用户每天的可支配时间是24小时,而这其中还要刨去睡觉、工作、上下班等等一系列的必要时间消耗,剩下的才是每个用户每天实际可支配的时间。

从两个数据上可以看出,用户可支配时长和网民总量都保持一定水平,可以看成是相对的恒量,那么对于用户时长的争夺将会成为一个零和博弈,即直播平台因为对于用户可支配时长的争夺上优势明显,所以直播的出现相当于利益的再分配,谁获得的蛋糕越大,也就意味着竞争对手会相应的减少,其战略意义更加突出。

这也是腾讯不仅投资了斗鱼、龙珠直播,而且最近还有多个自有直播平台,包括腾讯直播、企鹅直播、腾讯NOW等等众多平台一起上马的原因;阿里当然也不甘人后,旗下有微博、优土以及淘宝直播平台。百度除了爱奇艺之外,还在hao123导航中加入了直播栏,誓做直播入口平台。

对于传统互联网巨头而言,目前直播平台并未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所以在我们看来巨头略显混乱并且自相矛盾多平台布局,往往就成了理所当然。直播之于巨头是一种战略防御业务。

关于直播的盈利模式

国内直播行业的爆红仍旧难以脱离模仿美国同行们的嫌疑,成立于2007年的Twitch最终被亚马逊以约9.7亿美元收购;Twitter在2015年以接近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直播平台Periscope;Facebook成立Facebook live直播业务等等,美国互联网巨头的切入证明了直播的价值。

但是价值并不等于盈利模式,因为对于互联网巨头而言,直播业务虽然不能够直接产生收益,但是却对现有的主营业务形成增益赋能效果,通过促进主业业务增收来补贴直播业务。比如Twitter旗下的Periscope直播能够增加整个社交平台的内容丰富程度,并且用户粘性势必更强,从而促进整体业绩的提升。

单论直播平台本身,首先其面临着和优土、爱奇艺同样高昂的带宽成本,据悉按业内标准,假设峰值在线人数为100万,每人消耗1M流量,则带宽至少为1T(1T=1024G),1T带宽的市场价大约是每月2000万元。

斗鱼官方所公布的日活跃用户1500万,最高同时在线人数400万;如果日常同时在线人数为峰值一半来算,斗鱼需要准备至少2T带宽,即每年最少需要支付4.8亿带宽费用。而虎牙在2015年带宽的预算就高达2.6亿元,也就是一个月2000万+。

其次,在内容投入上,直播平台仍旧是以招揽知名主播为主,类似游戏主播若风、Miss、小智等身价千万。主播的身价虽然水涨船高,但是最大的风险是主播们跳槽的几率也在大大增加,用户粘性是依附于内容而生,所以直播平台的用户会跟着内容而转移,所以主播将会成为核心竞争力,而此时的主播价值将会和视频版权一样,越炒越高。

第三,有人提出“直播+电商”的盈利模式,个人认为所谓的“直播+”什么都不重要,因为这不是直播平台的变现渠道,而是主播们的变现渠道。如果直播平台想依靠电商变现,那么势必需要和淘宝直播一样,另外建立一个电商平台,强制主播们向自有电商渠道引流。“直播+电商”对于直播平台本身而言无法直接获益,即便是背靠腾讯、阿里这样的大树,“直播+电商”的盈利模式也仍需考验。

个人看来,相比电商、社交、搜索而言,直播算不上一门大生意,因为高投入、低产出的特点让直播行业成为吃力不讨好的烧钱行业,但是又因其战略意义至关重要,所以能不能活和有没有巨头作为“干爹”至关重要。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