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速降费”的阻力,不是来自市场,而是来自一个没有充分发育的市场。
据媒体调查,自上月15日三大运营商公布“提速降费”方案以来,部分“提速降费”措施仍未落地,也无具体落地时间表。相比固网宽带提速降费的大刀阔斧,以4G为主的移动数据流量价格调整大多还停留在“纸上谈兵”。
说好的“提速降费”为何迟迟不至?能够总结出来的原因是受到了经营条件、业绩考量和历史因素的制约。比如网络运营商调整计价系统、经营策略需要时间;4G移动网络尚在大规模投入阶段,成本运营维持在高位,限制了下调费用的空间;不少城市的社区宽带入户时与开发商签署了排他性条款,有“提速降费”意愿和能力的网络运营商无法进入等等。就此来看,是市场运行的自有规律延缓了“提速降费”的速度。
“提速降费”没有全面落地该归咎于市场吗?表面看是如此,但进一步思考就可发现,“提速降费”的阻力,不是来自市场,而是来自一个没有充分发育的市场。试想,如果网络宽带建设不是实施高门槛的准入制度,基础价格还会这么高吗?如果网络运营商之间实现了充分竞争,冗余流量还会归零吗?如果对社区宽带采取了欢迎竞争的态度,而非试图制造局部垄断,电信市场会出现割据态势吗?事实上,恰恰是因为对市场竞争的欲迎还拒、对封闭运营惯性的留恋坚守,才限制了“提速降费”全面落地的速度。
市场发育不够完整、不够真实的时候,就需要不断投入“石子”,以搅动“死水”,激发活力。中央领导同志多次督促宽带提速降费,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鼓励电信企业推出提速降费方案,实施宽带免费提速,流量不清零、流量转赠服务等5项措施,目的不是干预市场,而是旨在塑造一个能够改善宏观经济环境,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成熟的电信市场。敦促网络运营商“提速降费”,发出的是倒逼电信企业改变既有的经营范式、以更进取的姿态迎接市场竞争的强烈政策信号。
既要遵从政策信号,又要保证业绩稳定,电信企业如何取舍?首先,不能把制约“提速降费”的客观原因作为充分依据,对“提速降费”敷衍了事。短期来看,不“提速降费”能够维持现有利润水平。但长期来看,与改革方向、民众意愿相背离的经营策略,巩固不了垄断地位,只会导致市场份额不断流失。因此,与其和政府议价,不如和市场议价。
其次,应当通过主动开放市场作为破解之道。开放越早,动作越快,越能够保证长远利益,这已是市场常识。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引入混合经营机制,既可以拓宽电信企业进行4G网络建设的资金渠道,又能拓展“提速降费”的空间,从而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先机,这才是真正的尊重市场,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