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经2年多烧钱火拼后,滴滴出行与Uber(中国)这一对“冤家”终于握手言和。
今日(8月1日),滴滴出行官方宣布,公司拟与Uber全球达成战略协议,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在中国大陆运营。
据了解,嘀嘀出行和Uber全球将以置换股权的方式进行合并,成为对方的少数股权股东。同时,滴滴出行创始人兼董事长程维将加入Uber全球董事会,Uber创始人Travis Kalanick也将加入滴滴出行董事会。
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双方的合作带来的益处甚至超出了“强强联手”的范畴。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双方合并后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信诺数据的调研报告显示,滴滴与快的合并后,从去年2月14到5月14日3个月时间内,打车市场日活跃用户数量(DAU)规模萎缩超6成。
从资本运作而言,双方合并带来的经济效益自然不言而喻,但是站在用户角度来看,缺少了价格补贴的专车还会是出行首选吗?
合并后市场占有率超90%
记者从嘀嘀出行了解到,双方达成战略协议后, 滴滴出行和Uber全球将相互持股。其中Uber全球将持滴滴出行5.89%的股权,约合17.7%经济权益。而Uber中国的其余中国股东将获得共计2.3%的经济权益。
资本推动的背后是市场占有率的大幅提升。
易观智库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第一季度,Uber(中国)占国内专车订单总额的8.3%,滴滴出行则占85.3%。从单纯的线性叠加来看,二者的市场占有率高达93.6%,几乎成为寡头。
香港中原金融集团首席策略师严高乐向记者表示,对于这两个行业巨头而言,通过股权置换成为利益共同体后,能避免更多的协议制约,增加互信。同时,双方也不用再通过烧钱来竞争,可以把资金更好的用在诸如优化业务结构、提升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安全风控等“刀刃”上。
曾担任滴滴打车C轮、E轮融资财务顾问的黄万钧认为,从整体上看,双方合作后,以往通过烧钱的补贴大战将很快结束,排名国内网约车平台第三的易到用车将加速向Uber靠拢,同时滴滴将成为百亿美金的平台级公司,加速IPO进程。
此外,他还认为,双平台合并了双方资源,资源匹配将更充分,司机更能提升接单效率。且缺少了补贴以后,司机将更加重视服务和信誉积分。
Uber模式单一仍需整合
尽管双方的合作令不少业内人士拍手叫好,但实际上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二者的烧钱大战戛然而止,也意味着用户将失去以往通过烧钱获得的补贴。
信诺数据的调研报告显示,滴滴与快的合并后,从去年2月14到5月14日3个月时间内,打车市场日活跃用户数量(DAU)规模萎缩超6成。
此外,二者合作后能否不仅停留在资本运作,而是在业务结构上真正有所优化也将面临市场考验。
据了解,目前滴滴方面经过不断的业务调整,已经形成集出租车、快车、专车、顺风车、代驾等不同形态不同场景的出行模式,而Uber仍固守单一的出行方式。
在严高乐看来,嘀嘀出行和Uber(中国)合并后,如果在目标群体上过于一致,以及业务结构趋于雷同的话,还是无法脱离竞争的关系,以至于一方品牌弱化,将无法更好的为双方共同创造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嘀嘀出行和快的打车合并后,嘀嘀出行采取了发布新版APP、启用新Logo等一系列手段,而快的打车则鲜有动作。各种原因则为快的打车的管理团队被集体“换血”,包括创始人团队、CEO等核心人员均已离职。
而此番滴滴牵手Uber,会有怎样的人事变动及业务调整,都将直接影响双方今后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