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亚洲CEO贝思哲3个月前对《商业观察家》称,持有京东5%股权比例已经非常充分反映沃尔玛与京东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初衷。
不过,这并不“妨碍”3个月后的10月6日,沃尔玛对外宣布增持京东股权至10.8%。
京东的商超打法
《商业观察家》认为,沃尔玛增持京东是笔好交易,在线上线下快消品市场竞争加剧的当下,更大比例股权合作关系,有利于双方业务层面的更深层推进。
对于京东而言,3C、家电市场增速正在放缓,京东需要新的增长空间。从市场整体空间看,京东的电商业务拓展空间将主要表现为两个方向,一是服装等百货商品品类,一是快消品等商超品类。
服装百货商品品类是京东主要竞争对手阿里巴巴的强势经营领域,京东应该将主要资源投入该领域寻求发展空间吗?
很难。首先,服装等百货商品最大的经营风险是库存控制。而当下的中国百货零售市场,平台型零售商基本都不具备服装等百货商品的直接零售能力。零售商普遍通过第三方平台方式拓展业务,不经营库存。
因此,零售商发力服装百货商品品类的基础是流量优势,有流量这块业务就有成长空间。比如像线下购物中心、城市综合体,通过引入超市、儿童等体验业态吸引客流,以促进服装百货商品销售。或者类似于线下大卖场,通过生鲜、快消品类吸引客流,来带动百货用品等销售。
京东的传统优势品类是3C、家电,这一品类的消费购买频次相对较低,进而能产生的“流量基础”相对较低,通过3C、家电的“聚流规模”就期望能敲开服装百货市场,实际并不充分。
但商超品类不一样,商超品类作为日常消费必需品,消费者购买频次非常高。在这个市场获得销售规模,零售商就可能赢得“流量”,进而这些流量可以支持服装百货业务发展,通过第三方平台方式稳定“变现”。
持股比重提升,将“保障”京东与沃尔玛的合作深化,有利于京东在商超品类拓展。
具体看,在两个方面会对京东消费品业务产生推动。
首先,能降低京东消费品业务的经营风险。曾有核心市场人士跟《商业观察家》推算,2015年,京东的亏损当中可能80%是来自消费品业务。不管数据是否准确,快消品业务因为客单价低、毛利率不高,形成的整单毛利润低的现实,导致上翻线上销售,面临无法覆盖每单物流、配送刚性成本的现实。
而与沃尔玛战略合作的重要价值在于,沃尔玛旗下的山姆会员店体系,经营了大量进口和自有品牌中高端商品。自有品牌、进口商品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客单价、毛利高。这些商品在消费升级的中国当下零售市场,又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比如,山姆会员店目前客单价在500元左右,30%的销售额由自有品牌商品贡献,山姆会员店未来3年在中国市场的门店拓展数有望超过过去20年的总和等等。
如果“导入”沃尔玛在中国市场领先的中高端商品优势,这些商品是可能覆盖线上销售的成本的。进而,京东可能借此迅速铺开中高端快消品业务、整体降低快消品业务经营风险。
其次,与沃尔玛的合作可能帮助京东获得供应链规模采购优势。
举两个例子,宝洁对于中国商超零售商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价值,因为在一些品类,比如洗发水,宝洁在中国市场是支配性的存在,“获得”宝洁就能产生更大范围的市场影响力和议价权。
而沃尔玛与宝洁在全球范围建立了非常稳固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中国市场,一些市场人士告诉《商业观察家》,沃尔玛每年销售了30多个亿的宝洁产品(未经双方确认),宝洁2015年中国销售额也就390亿。因此,如果京东与沃尔玛在供应链层面作加法,规模采购优势就有可能形成。
沃尔玛在一些中高档商品领域则更具规模优势,比如德国戴森品牌,其中国50%销售比重由沃尔玛创造,一些戴森产品,沃尔玛的零售价能比中国竞争对手便宜近千元。
沃尔玛的电商规划
加码投资京东,沃尔玛图什么?
中国零售业过去常调侃沃尔玛中国业务,认为沃尔玛中国业务之所以能做到700多个亿,把早于沃尔玛进入中国的家乐福远远甩在后面几近超出一倍,是因为沃尔玛中国业务有个“富爸爸”。
一些市场一线经营者称:“沃尔玛中国业务胜在有一个富爸爸,美国那边有钱,只要沃尔玛看准了中国市场方向,中国市场规模又足够大,沃尔玛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就像当年投资十亿美元收购好又多。只要沃尔玛不犯根本性错误,就可以一直跟着市场发展往前走。”
沃尔玛CEO董明伦(Doug McMillon)曾明确提出,中国市场需要在未来5年内为沃尔玛全球贡献1/4的销售增长。
将未来5年内1/4的增长“押宝”在中国市场,沃尔玛中国业务需要突破的挑战是什么?
在美国,沃尔玛之所以被奉为效率成本最优的全球零售商超样本,一在于其畅达全美的信息资讯系统,一是在于其物流体系。但在中国市场,两者都碍于中国市场实情未能发挥出优势。沃尔玛的物流中心在最近三五年才开始建设完备。
此外,一些市场人士称,中美经营环境有很大不同。比如沃尔玛美国市场的商品供应很多都为进口商品,因此,沃尔玛只要“控制”美国的几大进口港,就有做大采购规模的基础。而中国是商品的主要生产国,过去中国销售的商品基本都为本土供应,加上供应商分布极不集中,每个省都有,供应商的水平又参差不齐,不利于沃尔玛复制美国市场的经营优势。
中国对外资企业的政策变化也限制了沃尔玛中国市场的发挥。比如土地政策,早期“买不了地”,后期有所放开,但马上迎来商业物业开发“热潮”,到处都有抬价者。很难让沃尔玛中国业务快速铺开,做低成本。
由此可以看到铺开线下业务,沃尔玛面临一定空间制约。电商则是没有空间边际的业务板块,且因创新的客户体验、透明交易信息等经营优势发展迅速。
10月6日,沃尔玛公布的一份年度报告显示,未来两年内计划持续加大对电子商务的投资,并将长期目标放在网络营销上。沃尔玛首席财务官Brett Biggs表示,预计未来沃尔玛仅有20%的投资会放在开设新的实体店上面,更多的投资将会被用于开发公司的电子商务业务。董明伦说,更长远的来看,未来沃尔玛可能更像是一家电子商务公司。
显然,电商会是沃尔玛发展中国市场的重要渠道,但中美电商经营环境的不同,某种程度上看,“激发”了沃尔玛加码投资京东。
一些市场人士称,美国电商市场实际并未形成“垄断性”的企业。亚马逊的确很强,但在美国市场,依然有很多垂直电商存在,从规模和增长情况看,一些有自身业务自己做电商的企业其实经营还不错。传统线下零售商做O2O也能找到线上市场空间,沃尔玛在美国电商市场也做到第二位。总体看,美国电商市场的流量分布还比较均匀。
但中国市场却形成了阿里系、京东系两家寡头局面,线下零售商再单独做电商平台已较“痛苦”,因为没有流量,或者说流量成本太高。
“比如,在美国市场,沃尔玛还能收购jet.com。这在中国很难发生,像jet.com这样的公司,早就进入了阿里,或者京东的生态圈了,哪有机会给到其他人。”
《商业观察家》认为,沃尔玛加码投资京东,是当下中国电商市场中不多选择中的最好选择。居于市场“次要”地位的京东,需要沃尔玛的全球供应链能力实现发展,按照京东现有的体量和资源获取能力,是不足以独自布局全球的。
而凭借全球供应链运营能力、自身庞大的自有品牌能力,沃尔玛也可以通过京东销售更多商品,若京东对沃尔玛的全球商品形成“依赖”,沃尔玛也将获得对京东、乃至整个市场更强的掌控力。
持股多少合适
综上,沃尔玛增持京东对于双方当下的合作极具价值。
但是未来呢?还会有增持行为吗?沃尔玛持股京东股权多少是最佳状态?
作为竞争对手,线下零售企业公开场合谈及京东,很多都显示出了“不屑”。但私底下,对于京东创始人刘强东,许多线下零售企业家却也表示了敬佩。
佩服的最重要一点是,作为一家成长于阿里巴巴“阴影”下,过去一些时候面临极大现金流压力的企业创始人,刘强东带领京东做成今天巨大体量规模,却未像当下很多初创企业那样失去企业控制权。
由此,沃尔玛的加码增持,以及随着双方业务的深层推进,京东未来如更多“借力”沃尔玛的全球商品运营能力,刘强东会担心京东“依赖”沃尔玛吗?
从过去发展情况看,京东是一家不太习惯“依赖”合作伙伴的企业。
比如,京东与永辉超市的合作。
自宣布投资永辉超市后不久,京东就成立了自己的生鲜事业部,这件事曾让永辉超市一些人士疑惑。
永辉超市的一些人士曾告诉《商业观察家》,这或许是因为京东担心被永辉超市控制,京东似乎对共享永辉超市生鲜供应链的兴趣不大。
逻辑是这样的,永辉超市在中国拥有一套极具竞争力的生鲜产品体系,而这套产品体系背后的优势基础,是永辉超市的生鲜运营能力,而不是所谓的供应商资源优势。
当京东宣布投资永辉超市后,没多久就成立了自己的生鲜运营采购事业部门,显然,这释放的信息是,“投资永辉超市主要因为永辉超市生鲜业务很强,但京东也并不打算完全依赖永辉。”
一如“往常”,未来,京东或许也可能不希望完全“依赖”沃尔玛的全球商品运营能力,但京东能做到吗?
全球商品运营能力的搭建难度和资源投入是远远高于本地化生鲜品类的。从目前情况看,京东是很难通过自身短时间独立完成。现阶段,京东全球商品体系也看不出有多大竞争优势。
因此,《商业观察家》认为,沃尔玛对京东的“影响”是会存在的,但这可能不会以沃尔玛“控股”京东的方式存在,一方面因为刘强东持有京东绝对多数的投票权股票。
另一方面,在沃尔玛增持京东之前,腾讯也曾增持京东,股权占比从17.6%升至21.25%。让一家没有直接竞争关系,却能提供流量入口的企业成为大股东,这也体现了京东的股权架构设计思路。
本文"沃尔玛增持京东,京东会依赖沃尔玛吗?"为卖家资讯编辑编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转载于:卖家资讯http://www.maijia.com/news/article/192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