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发媸的一篇文章怎么做到1千到10万+
2016-03-23 15:07:21 1974浏览
有人在知乎上提了个问题:「微信公众号一夜爆红是种怎样的体验? 」,这个标题是个特别知乎的格式,提问的人和我们一样,非常想知道「草根微信公众号如何出头?」

有人在知乎上提了个问题:「微信公众号一夜爆红是种怎样的体验? 」,这个标题是个特别知乎的格式,提问的人和我们一样,非常想知道「草根微信公众号如何出头?」因为诸如《微信运营的50条经验》之类的文章并没有少看,然并卵呀,后台用户也没见涨几个,所以我们「希望有真实经历的来谈谈你们是怎么火起来的」。

8月5日晚上,我在知乎首页看到这条提问后徐妍回答了问题。徐妍,被称为徐老师,是坐拥40多万用户的微信公众号「深夜发媸」的运营人。

对于这个问题,她是这样回答的:

很多人也问过我同样的问题,因为他们听说我14个月做了40万粉,纯靠内容。

大家总觉得我是不是有什么独门绝技,可以粉丝暴涨阅读大增篇篇100000+

我的回答总是让朋友失望:并!没!有!啊!我还想问别人有木有呢!

以一年多短暂的运营经验来说,除非钻空子、花大钱,不然很难有爆发性增长。

2014年的时候,做过一些传播性高的内容几小时就涨粉过万,总阅读百万+,因为当时做爆款就是我的工作,一篇100000+奖励一笔钱,所以要混饭吃的我就给几个在运营的号都做了一些爆款文章。

但长远观之,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爆款文章刷了朋友圈之后,第二天就粉丝无数,继而登上人生巅峰了么?

当然不是,第二天依然要苦逼想选题、默默码字、逐行排版、最后发送,面对可能惨淡的数据。

现在我自己的号几乎每次发出去都是100000+,其实道理很简单:错的多了,也就会了。

毕竟都写了几百篇,碰了那么多壁,吃了那么多亏,哭过那么多回,要是再不涨点姿势,那还有木有脸面对自己一年来熬的那么多夜了。

持之以恒,坦然面对随之而来的精神衰弱、腰椎疼痛以及才思枯竭的焦虑,再以用心二字贯穿运营的全过程和细枝末节,大概就是一个内容号的养成方法了。

现在虽然已经有了工作室,有了小助手等等,但刚才还是花了一个小时给一篇几十字的不重要内容设计了新的排版,在过程中试了很多新东西,想着怎么教小伙伴以后避免出错。

毕竟不尝试,永远没进步。

说这些装逼的话的意思是:

想。做。好。内。容。号。是。没。有。捷。径。的。

每次看到到别人的十万+,可以想想其背后默默付出了多少个每日十几小时工作时间的琢磨和试错。

前阵子和胡辛束交流的时候,才发觉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佩服她的经历旺盛时,她笑说:哪有什么女超人,我只不过把你们打炮的时间都用来做微信号上了。

觉得说的真好,心生无限敬佩。

只有几万粉的时候,我有次在公众号上跟用户说,我觉得自己有点累,当时有位用户嗤之以鼻说: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觉得此言不虚,就继续默默码字,现在粉丝数已是当时的十倍有余,但还深深记得这句话。

说到这里可能差不多就可结束这个问题了,但我要强调一个很老的论调,真的是「你的时间、你的心用在哪里是看的见的」。今天凌晨,我在看到知乎的这个提问之后第一时间做了个简单的标题党内容出来:

内容呢,也是很抖机灵的用了徐老师的一句话「做好内容是没有捷径的」。

但很快就发现有人在此基础上,为我提供了更用心的、对徐老师的研究分析,比如研究徐老师勤奋,跟知乎的用户互动,几乎每一条留言都回复了,而且保持着自己一向黄而不脏、蠢萌的基调,感受一下这份用心。

部分知乎网友的评论:

徐老师深情款款的回复:

知乎是一个很丰富的话题库和智慧发源地,新老媒体都会在这里找选题,抛开常规的杂志、出版社不提,甚至连目前正当红的那档严肃的辩论节目《奇葩说》都是在知乎挖掘话题。徐老师的很多灵感与素材,有部分也是来自知乎。

她关注的都是什么人呢?

她在知乎上,回答了些什么问题?

徐妍在知乎上的个人主页:

在徐老师还没有爆红之前,她是不是也有很多困惑?

公众号深夜发媸从去年3月开始推送文章。

一开始文章质量中等偏下,风格混乱,有私人生活经历随感,也有一些评论和杂文。阅读量在800-1000左右。甚至还有一些,不知所云的影评,典型的文艺女青年上身。

后来,徐老师集众人智慧,开始写出一批高品质的推文,入《绿茶婊速成指南(干货)》,做的是豆瓣语录集成,阅读量当时在4K+。

第二点就是徐老师原创内容开始有了比较固定的风格,私人生活的影子变少,增加了普适的情感内涵,考虑到了用户的体验,告别单纯的自嗨阶段。

如这篇写朱生豪情书的推文,当时阅读量到了15K。

第三点我们可以看到徐老师在提供全民夜间精神YY之后,还勤奋地跟自己后台用户互动,并将这些内容呈现出来。这些无厘头的Q&A无一不体现着徐老师骚而不羁的才情。

有研究者认为( 看到这句话有没有倒吸一口霾):

这类文章奠定了「深夜发媸」主笔人徐老师与众粉丝深度交互,共同节操碎一地的主基调。然后,徐老师再接再厉,选题贴近本国青年男女婚恋生活,开篇深度提取中心思想,标题也一定要挠得人心一痒一痒。此时的发媸,已经很符合一个定位清晰的产品的特征了。

甚至连广告的撰写,徐老师都非常用心。最开始粉丝为能跟徐老师打情骂俏,也就忍了这些植入的广告,后来徐老师表示:努力把广告做得更好看的。在几个月后,用户对广告的反应竟然是:看完广告才能安心睡去!甚至还有:本来以为今天末尾会有广告的,谁知道竟没有!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是徐老师用心啊!徐老师把UGC的一套也搬到了广告里,话题肯定还是大家最爱的脸脸脸、爱爱爱、草草草,文案多是语录集成。虽然常常可以看到往期头条的影子。

但由于徐老师卖萌得当,G点运用适时,而且不到最后一刻闭口不提广告所以大家反而对广告主的露出异常期待!况且最后还总有一个深度话题被抛出来,供大家长夜漫漫在评论区互相慰藉,连评论区都变成一场大戏。

在徐老师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公众号从1千涨粉40万的步骤:以一个产品经理的思路,和用户一起娱乐至死,最后,UGC成了稳、准、狠的最大功臣。

有时没办法我们(不自带金钥匙亦非天赋秉异之人)要靠勤奋,尽管这样看起来很苦逼,但比不做等死好太多。我们不能总看到「当阿拉斯加的鳕鱼跃出水面时,你在写PPT」这样别人四处流荡的光鲜,也要看到别人写了多少然并卵的PPT,写的时候,又用了多少的心。

一件事无非有两种结局:成和败,无非如此。

但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个中滋味和收获却是不断裂变的。我想也许就是这个过程,塑造了些什么,让人变得不同。

图文推荐
淘气值标签如何使用?
2020-10-10 15:24:00
淘宝淘气值怎么刷?
2020-10-10 15: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