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农村电商的五个“不适应”
2016-10-13 15:00:07 1553浏览
农村电商的兴起,带来了互联网时代农村生产、经营和消费观念的变革,加速了各类资源在城乡之间的流动和再分配,成为加快“三农”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径、新引擎,但发展中的一些新问题也随之而来,可概括为五个“不适应”。

农村电商的兴起,带来了互联网时代农村生产、经营和消费观念的变革,加速了各类资源在城乡之间的流动和再分配,成为加快“三农”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径、新引擎,但发展中的一些新问题也随之而来,可概括为五个“不适应”:

1思想认识不适应日新月异的电商发展

电商不是简单地把线下交易搬到了网上,电子商务平台不仅是交易平台,也是信息发布和品牌推广平台,由于受传统交易习惯影响,相当多的农村商人、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仍然习惯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面对面交易,不能也不愿接受网络销售,呈现出“上面热、基层冷,城市热、农村冷”的状态。

2电商企业不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许多农村网店创业者仅靠一台电脑和一条宽带就当起了网商,呈现出小、散、弱的特点。有大量的农村网店处于“休眠”状态,很多店铺商品长期不出新,网页宣传画面更新不及时,部分网商年交易额几乎为零。多数网商尚未建立起自己的生产加工、产品研发、影像展示等中心平台,产品附加值低,盈利空间较小。

3配套服务不适应持续扩大的电商需求

除少数电子商务交易较集中区域的快递物流体系正在逐步完善外,多数物流企业因网店分散、返程空载严重而导致成本高企等原因,不愿到农村布点,即使布点到农村,也大多到不了村一级,广大农村地区还未形成完备的物流配送体系。加之鲜活农产品容易变质,物流须快速或采用保鲜技术,比工业品的物流成本和运输要求更高,物流配套更难,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时,融资服务、摄影服务、网店设计制作、餐饮服务、技术培训、网络通信服务等配套服务体系也不够完善,有待于进一步规划引导。

4经营模式不适应逐步规范的电商规则

近年来,虽然陆续有一些规模较大的电商开始注册公司、申请商标、设计原创产品,但大部分电商仍然处在低水平的模仿阶段,缺少自主品牌。一些地区商品同质化竞争严重,开始出现低价甚至恶意竞争现象,利润被一再压低,不利于电商健康发展。同时,因为农产品非标准化特点,品质管控难度大,生鲜商品品牌化程度普遍偏低,急需通过品牌建立起品质标准,从而产生高溢价。有些网商知识产权意识比较薄弱,存在复制他人商品图片、宣传介绍和抄袭他人产品设计等现象,在经营过程中也存在侵犯商标权、专利权、版权等行为。

5知识结构不适应瞬息万变的运营环境

虽然年轻人在电商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从事专业合作社、种养殖人员大部分为中老年人,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对电子商务认识不足。而且大部分农村网商都是通过低门槛模仿开店发展起来的,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和网店运营经验。随着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相对高端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网店运营推广、美工设计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相对缺乏。一些地方政府也在积极引进相关专业人才,但因工作条件和环境所限,往往存在“引得进、留不住”的现象。

本文"盘点:农村电商的五个“不适应”"为卖家资讯编辑编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转载于:卖家资讯http://www.maijia.com/news/article/195292)

农村电商的五个“不适应”
  
图文推荐
淘气值标签如何使用?
2020-10-10 15:24:00
淘宝淘气值怎么刷?
2020-10-10 15: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