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的情人节,你怎么过的?不论怎么过,你都能从电视、手机上看到各种恩爱的画面,不是红包就是晒各种鲜花、美食,甚至可能你妈妈都会曾这个时候打来电话问候一下你的单身解决方案。今天就和大家聊聊为何这2月14的情人节来得这么凶猛。至于淘宝的那些节,你看完就会明白了。
图片来自野兽派
凶猛的情人节
刚过完年,元宵的味道还没有完全消散,情人节就这么来了。不过要是说起2月14日的情人节,这还是一个洋节,作为一个舶来品的情人节的兴起好像比我们传统的七夕情人节在时间上更加早。排除一个舶来品的身份,2月14日的情人节为什么就早早流行开来了呢?
情人节到底是个节日,这就要我们先去看看节日到为何物。
节日在远古时代多以祭祀活动的形式出现,那时候人类的生产力大部分还停留在简单的自然品的采集过程。“野火吹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些都是要看老天爷的脸色吃饭,只有和大自然打好关系,才能有一口饭吃。这时候对于大自然的崇拜是至高无上的,所以会出现所谓祭天的活动。当然此种活动,现在部分的原始地区依然存在,不过还是和最基本的生存息息相关。
时间过渡到人类文明的出现,这时候的人能够通过自己的双手来改变外部世界,生产力已经和以往不能比拟,人类能够通过生产工具来有效地利用资源。这时候的作用对象已经不仅仅是大自然那么简单,还有许多的生产工具,小到锄头,大到水车等复杂的工具。
此时的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得生活资料在劳作之后能有剩余,比如一年的劳作能换来满满一仓的粮食。生活有余之后,精神世界开始丰富,由此节日才有了雏形。比较典型的就比如中国春节的出现。过年的“年”最早的写法是一个人背负成熟的禾的形象,表示庄稼成熟,获得丰收。这时候的节日就是为了庆祝丰收,祈求来年更好的收成,而不仅仅是为了寻求基本生存。当然后来节日的出现伴随着许多的祭奠活动,比如端午、清明,最早都是为了纪念名人圣士,这才真正进入到了精神世界的升华。
玩是重点
知道节日的变化,从求生存到庆丰收再到精神需求,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现在会出现许多所谓的节日、纪念日了。生产力还在继续发展,现在的节日、纪念日几乎遍布全年,但是现在的节日影响力还是要看传播的范围。节日的影响力和传播的范围有关,但是节日的传播到底是依靠什么?答案是,玩。这里所说的玩,就是节日传播过程中娱乐化的成分所在。
以我们的过年来说,现在大家感觉年味变淡了,第一感觉就是没以前过年那么好玩了。但是一看到其他地方过年有某某活动,就觉得欣然向往,过年的氛围感觉隔着屏幕都会溢出来。像过年放鞭炮、元宵舞龙灯这些活动的表象不就是玩嘛!
再看看我们的烟花,最早的时候是为了驱赶所谓“年"的怪物,那时候叫爆竹;到后来,发现火药和不同矿物的组合可以产生不同颜色的烟火,这就出现了烟花一种供观赏的产品。烟花最早的时候始于隋唐,盛于宋代,后又由马可波罗从东方传至欧洲大陆,直至全世界人民知道烟花这个产品。估计当时马可波罗也是在我们中国看到这么好看的烟花,才将火药这种神秘的东方粉末带至欧洲的吧。可能现在年味的淡化也有烟花禁放的一部分“功劳”。
除了烟花的传播,还有西方的愚人节、万圣节的传播,这些都是节日传播当中“玩”的成分在起作用。不然看看我们中国人都知道的清明节,为什么没有流行起来?
节日的传播还有文化差异在
从爆竹--一种驱赶猛兽的刚需产品,变成烟花这种供观赏的娱乐消费品,“玩”就是其中的奥秘。2月14日的情人节比农历七月七的七夕情人节兴起的时间稍早,同样一个节日,中国人在表达方式上会较西方人含蓄许多。七夕可能只是在家中说一句七夕快乐,但是西方世界那边在2月24日当天情人们恨不得都上街大喊“我爱你”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文化差异的存在,也会导致节日仪式的不同。同为情人节,国内的七夕最早是怀念一下牛郎织女,然后就没有什么活动了;但是西方的情人节可是什么烛光晚餐、玫瑰赠佳人(虽然早起也是缅怀瓦伦丁,可自行查询)。这些都是一种外向的表达,估计七夕情人节渐热的原因是一些聪明商人对西方情人节的照搬。不过现在,七夕情人节的氛围渐渐也和西方情人节齐头并进了,而且还有超越之势。节日的传播必然会带动消费的增长,情人节的话消费增长最明显就是鲜花和套套了。更不用说在什么都会贵一点的春节期间了,所有的消费品销售都会进入到一个高潮。
娱乐化节日的情况是现在的趋势,将节日玩起来形成传播效应,节日诞生,之后又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就是商家所期待看到的。
除了双十一,还有淘宝造物节、618粉丝节、年货节......现在知道为什么淘宝那么热衷于造节了吧。
本文"双十一、双十二、造物节......淘宝为啥造那么多节?"为卖家资讯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转载于:卖家资讯http://www.maijia.com/news/article/25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