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高达61%的Amazon消费者在选购商品前,都会先参考产品页面上的Review、搜集其他顾客意见后,才决定是否值得花钱,就算是在实体商店购物也是如此。
对于没法看到实际商品的亚马逊来说,顾客的评论就更加重要了,除了棚拍打光的美美商品宣传照之外,顾客分享的实拍照更加令人信任
接下来将以3大部分说明:为什么需要评论、如何吸引顾客留下评论、评论该如何呈现。
一、为什么亚马逊需要「评论」?
拥有「商品评论」的第1个优势是:提高转换率。
「商品评论」就是与Amazon顾客建立信任的一种方式。比起卖家不断地推销自己的优点,顾客会更愿意相信与自己相近的人所说的话。一旦顾客的信任感增加,他们就会更心甘情愿地付钱购买商品。
除了提高转换率这个优点,顾客评论还能为你带来SEO上的优势例如:获得更多的潜在顾客流量
搜集Review 在亚马逊购买流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在电子产品选购上,越来越多人倾向在购买前先上网做功课。也就是说以「商品名称」+「评论、评价」等相关字词搜寻的人会越来越多,这意味着,只要在亚马逊上有顾客评论,就能获得这些搜寻的流量。
比如说大家容易搜寻: Iphone 6 case review、portable power bank review 等等,跳出来的几乎都是亚马逊的评论,由此可知亚马逊的评论在国外搜寻引擎的重要性。
二、如何吸引顾客留下评论
既然顾客评论能带来这么多的好处,要如何才能推动顾客留下他们的想法呢?以下提供几个简单的概念:电邮邀请购后评论、让评论过程尽可能简单。
1、电邮邀请评论
顾客通常不会自动自发的上网发表评论,因此,以电邮的方式关心顾客使用状况的同时,询问顾客是否愿意给予评论,就会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但要注意的关键是「时间点」的拿捏。必须在顾客收到商品,已经使用体验过并形成意见之后,但不能隔太久、商品对顾客来说已经不新鲜时,才送出电邮提醒给予评论。
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电邮里不能有任何推销、也不能有任何好评(Good review)的字句,内容只能与顾客购买的商品有关。在电邮里提到其他的商品,试图引导顾客购买的行为,或是操控客户留评论的提示,都是被Amazon禁止的,严重的话甚至会被关店禁止销售!
因为太多卖家需要向客户发信的功能,市场上也因应出现了针对亚马逊顾客发送电邮的软件。例如BQool 比酷尔卖家反馈软件,就是帮助卖家优化并自动化发电邮,另外也直接提供符合亚马逊规范、安全、适当内容的模板让用户直接使用
现在注册还可以免费使用14天!
2、让评论过程尽可能简单
当顾客商品体验很好,收到邀请评论的电邮后,也很乐意为您的产品留下Review,但打开网站准备要填写评论的时候发现步骤非常繁琐(需要先登陆、再找到商品网页、再找到评论,然后才能填写......整个过程耗费十多分钟......)此时顾客很容易就会因为麻烦而什么也没做就关掉网页。但这样子不是很可惜吗?因为没有很多心得、因太麻烦而分心于其他分页就一去不复返……等而让你失去获得宝贵评论的机会,有鉴于此,是否有对顾客来说,更快速、简单的评论机制呢?
BQool 比酷尔卖家反馈软件非常准确达成在邀请评论的电邮里直接提供填写商品评论的链节,点过去立即引导到留评页面,节省时间、不错过任何一个珍贵的商品评论!
三、评论该如何呈现?
获得了许多顾客评论之后,该如何呈现才能对顾客在选购上有所帮助,进而提高收入呢?以下有4点呈现要诀:
1、让顾客一眼就能看出评价
不是每个顾客浏览商品时,都能把文字的评论全部详读,况且顾客评论一多,根本无法全部看完每个文字叙述,顾客需要的是在一眼之间明白商品的整体评价。这时候以5星评分展示的结果就可以让顾客快速的了解。
Amazon商品评分的呈现方式,除了以星星图像呈现评分能帮助顾客迅速获得资讯,后方的评分人数越多代表评分的信任度越高。
尤其现在只显示 VP 评论,导致现在用索取好评电邮的用户大幅提升,因为的确有效帮一歇客户提升 VP 评论。
2、展示详细评论让顾客深入了解
虽然快速抓住顾客的目光很重要,但是详细的顾客评论也不能缺少。当顾客对商品有兴趣想了解更多时,详细的评论就能提供他们更多的资讯,顾客更愿意相信其他顾客的评论,而不是电商对自己商品的描述。以下是Amazon的例子,除了文字,加入图片、影片的评论不仅更详细,顾客的信任也会大大提高。
虽然消费者看到图文并茂的评论会提升不少信任,但对于没买过的商品还是会存在一点疑虑,Amazon判断每个评论是否有帮助的方式是:「让顾客自己投票」。如下图,顾客在阅读完该评论后,就可以投票表决此评论是否有帮助,显示出觉得有帮助的人数也能增加该评论的可信度。
原文出处"不刷单,获取亚马逊 VP Review 的有效方法",
本文"不刷单,获取亚马逊 VP Review 的有效方法"为卖家资讯编辑编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转载于:卖家资讯http://www.maijia.com/news/article/25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