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股市大涨时,不少老年人也加入炒股行列,但随着股市暴跌、震荡,不少中国大妈血压飙升、心绪不宁,股市已不适合老年人“久留”。但把钱放在银行活期账户里,又难以跑赢通胀。如何教父母选择正确理财产品,把父母从投资理财误区中拉出来?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老年人的理财观念也已出现分化,一部分人理财观念仍比较传统,坚持把钱放在银行里;另一部分已经开始尝试更新潮的理财方式。例如风靡全球的中国大妈们,从黄金到比特币,从P2P到股市,中国大妈在各个投资领域越战越勇,被戏称为撬动世界资本的重要力量之一。今年上半年股市行情好,不少老人接触炒股,但在股市大跌时,有新闻报道称,各大医院接诊的突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中,不乏因股市动荡发病的老年人。
理财分析师建议,结合老年人的年龄特点和身体状况,老年人最适合的不是炒股、股票型基金、P2P等高风险的理财投资方式。
相比买股票风险太高,一些父母觉得钱存在银行更安心。目前银行活期存款利率为0.35%,1万块钱一年下来只有35块钱利息,虽然风险极低,但投资回报率太低。银行定期存款收益略高于活期存款,在今年几次降息之后,目前一年期银行定存利率为1.75%,一万块钱一年后可得175块钱,但银行定期存款的流动性差,出现意外急需用钱时,很难随意支取。
综合以上情况,理财分析师建议,如果父母有理财意愿的话,子女不妨教父母选择风险低、收益稳健、流动性强的理财产品。梳理市场上的理财产品后,能满足上述条件的包括货币基金、短期的低风险的银行理财产品、保本型的互联网理财产品等。例如余额宝和银行活期存款一样安全,又可以像活期存款一样随时支取,年化收益率在3%左右,是活期存款的8、9倍。招财宝等互联网理财产品,既能保证本息,又能在继续用钱时,选择变现取出资金。
同时理财分析师也提醒各位子女,在教父母理财时重点传递以下观念:不要一味追求高收益,高收益产品背后可能藏着高风险,老人心理、身体都较年轻人脆弱些,高风险产品一旦出现亏损情况,老年人将很难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