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企业为什么更愿意跟BAT站在一起?
2015-12-31 09:54:33 1427浏览
2015年很多公司都说自己是O2O的创业企业,或者是做着O2O这样的业务,我们划分市场的逻辑是什么?从上看。今天我们说腾讯、阿里、百度,可以是O2O的公司

2015年很多公司都说自己是O2O的创业企业,或者是做着O2O这样的业务,我们划分市场的逻辑是什么?从上看。今天我们说腾讯、阿里、百度,可以是O2O的公司,因为它仍然承载着跟当年PC互联网一样的职责就是导流,O2O企业需要线上用户的导流

往下延伸,我们划分成信息和交易两个部分。在信息部分,典型的是赶集、同城、前程无忧等等,扮演线上信息聚合的部分。更重要的,是今天各位最关注的交易部分,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划分维度,高频、低频都是从自己的维度划,只不过这张图分到店和到家两个部分。到家部分,以前电子商务说是货到家,今天说O2O服务到家是什么样的形态,这是交易的部分。最不可缺少的,我记得上次来这个地方讨论B2B的时候,无论是变相2C互联网用户前端产品如何发展和变化,始终需要关注的是B端如何跟得上C端各种各样消费形态的变化。这里虽然只是列出来支付系统和数据等等,但是这样的故事是蛮多的。我看到易宝支付唐彬总坐在下面,没有O2O做的是游戏旅游等解决方案,有了O2O会发生变化。所谓C端的东西是最吸引眼球,但是B端跟着走的很多事情,是看O2O市场可以关注的。这是整体上怎么看O2O市场。

平台入口,在任何市场都有这样入口。说句不客气话,O2O企业成还是不成,平台一定是第一波赚钱,无论如何,所有企业做任何事情是从平台获取用户。对于这些企业来说,没有从卖流量和卖用户赚钱,他们更多战略资源的布局,我拿入口跟你进行深入的捆绑,今天会看到各种各样的企业跟BAT形成资本层面的合作,即使在小的维度形成入口,仍然需要BAT为我导流更多的用户。入口在这里更多是资源的意思。虽然强调平台入口可以做变现的事情,只要它愿意做,随时可以,随时可以有很大的收获。这里更多是利用品牌、资源、资金实现更多的业务接入,试图在O2O市场里扮演更大的入口,而不是短期利益的或缺,这是平台的部分。

到家部分,到家和到店都和场景相关。到家部分我们会看到,它可以更细分,这里涉及到高频和低频各种各样的维度,这里跟共享经济相关,这里最大的问题是同质化严重,死亡几率特别大。这里所有企业要做的事情,不仅仅是考虑怎么汇集用户,获取用户的问题。共享经济连接的是人与人,一端是用户,一端是手工业者,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中老年在家可以做闲散事情的人,是两端匹配,而不是单独放大我有获取匹配用户的能力,两端融合,更匹配是蛮重要,这是到家角度。

到店,O2O这个形态雏形一定是团购,今天打开美团,美团虽然叫团,但是和点评差不多,餐饮信息,它在哪,餐馆信息是什么,都是在淡化团购标签,向非团购走。今天就算团购,和当年是质的区别,当年是2折和3折,但是现在不是,这是养成消费者的习惯。另外两点是订座。点评收购很多家餐饮管理ERP企业,要向效率更低的要红利,做到可以解决效率的提升。像订票,预定服务已经是标配。在到店方面,一个是消费者消费更理性,其实在培养的是消费者到店消费是不是提前预订,或者是到店消费现场移动支付的习惯。订座和订票,无论是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还是订票环节,实际上都是在挤压过去效率不高的环节。

出行就不用说了,是典型的O2O。这里会有O2O代表的另外一个趋势,当你做到另外一个程度的时候,其实在发挥作用的一定是数据,今天从外部看到滴滴做了各种各样的事情,底层来说,是因为滴滴积累很多用户跟出行相关各种各样的数据,所以可以做出行相关各种各样业务的延伸。也许,在很多企业小的时候,他要做的事情是不断优化用户体验,不断积累商家,或者是手工艺者分享经济的资源,然后做两者的匹配。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摸索的是怎么更好用大数据方式做到两者无缝的衔接和匹配。用户规模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今天看寡头时代,就是看数据价值到底能发挥到什么样的程度。

很多人观点,或者说讨论今天O2O就应该从信息到交易形成闭环。这些做信息的企业,显然要去往闭环走,但是在这里面其实有一个问题,赶集和58做这样的合并到底意义在哪。从信息的层面可以做到垄断,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实际上业务每个垂直板块,就算从信息层面做到垄断,每个部门都是完全独立。比如说招聘业务、房产业务、洗车业务、二手车业务等等,每个部分是从入口垄断,每个部分要做的事情还是蛮多的。这里不见得合并是最合理,合并之后面临的挑战是非常大。每个业务不是信息层面的竞争对手,而是每个业务上都有非常强的竞争对手,这是信息层面。当然所有做信息企业都试图看是不是能够完善交易闭环,像豆果美食也是。

所有人讨论O2O的时候,就像我们看互联网很多市场的时候,最风光的毫无疑问是做2C服务。所以我们关注滴滴,一开始获取大量的用户没问题,但是能够稳定成长,稳定经营,实际上和底层的公司相关。这里我们会看到支付,其实今天我们说O2O交易做到这个程度,跟移动支付在用户层面渗透率相关,还有刚刚提到ERP、云计算,包括协同等等层面效益的提升。

就拿易观举例子,易观做数据时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实时计算需求量比较大,阿里云满足不了我们这样的需求,所以可见B端服务对于这样的大并发、用户量这么大的O2O交易闭环来说是有多重要。对易观来说实时计算能力不如这些需求这么旺盛,但是今天阿里云不一定能满足我们的需求。在这里不仅关注2C端,这些企业做得好或者是不好,决定O2O一定量规模用户是否更健康的成长,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就是从基础服务的部分。

讲完怎么看O2O市场整个图谱,这是非常常用的模型,怎么看呢?两个维度,横轴和纵轴,纵轴是厂商现有的资源,执行到什么程度,GMA多少,用户量多少等等,这是用现在情况做。横轴实际上是这个企业的创新能力,就是说实际上从定性的角度上,向上游延伸提升餐饮企业效益能力是怎样,这些都决定未来可发展的空间是什么样子的。所以在这里,横纵轴交叉会出现三个象限,创新者、领先者、务实者、补缺者,我们更关注创新和补缺两个象限。饿了么和美团外卖走的是白领校园市场,今天走不通的市场决定了体量有多大。这里本身不代表一定要看最大规模的企业,我们更多看细分指标维度是什么样子,百度外卖今天细分体量还是不错,再细分百度外卖白领市场做得更好,这是一个维度。像创新者更关注的是在今天,在今天外卖市场已经有三家这么大的公司,竞争火热的情况下如何杀出重围。今天即使百度外卖、饿了么竞争如此激烈,高端社区强调用户体验的模式,在激烈竞争情况下做到不受激烈竞争影响的模式出来,所以这是市场创新者的象限。今天很多O2O企业,如果立足本地,把本地用户和商家服务好,不代表一定面临激烈的竞争,面向BAT竞争,零号线就是从南京起步,没有要求自己快速全国扩张,实际上今天很多O2O企业,不是死在自己的起始点上做得不够好,而是死在没有判断清楚自己的核心能力,到底是不是可以快速的去做全国的扩张,死在了扩张的路上。这里除了关注领先者之外,我们更关注创新者怎么找到自己可以做得好的地方。今天补缺者,虽然补缺名字不太好听,很多企业跟我说觉得自己不是补缺,但是确实是补缺者是市场中很细分的部分,未来有可能像零号线一样专注细分市场,不会影响市场激烈的竞争而被淘汰。

我刚刚提到易观做数据,易观的数据更多是移动互联网端用户行为的监测和分析,这块我们没有拿O2O APP做排行,每个企业都会有O2O元素在里面,TOP20都是BAT,入口就在他们手里,这也是为什么O2O企业愿意跟他们结盟,或者是站在他们的背后。我们会看到今天很多典型意义上被我们称为O2O企业,用户量上并不能排在非常考前的地方。正面来说,一定是他们的空间有多大。理论上来说,衣食住行每个人都需要,O2O解决的是吃和行,其实应该往上走得更多。为什么直接这么放,因为很多场合,好多人会问我,滴滴出行每天都用,为什么不在TOP20里,大众点评是APP里排得最高,手机端大家用得最多一定是跟安全相关、浏览相关、新闻咨询相关、社交相干,生活服务的空间还在往上走,即使今天放出来TOP200或者是TOP500,更多APP没有出现在榜单里面。

总结一句话,补贴会短期持续,长期看的是给用户和商家带来的价值是什么。实际上价值除了今天说的改造各种行业的效率提高的问题,或者是解决共享经济问题外,更多的是要用大于数据做,到底可以把O2O做到什么程度,大数据可以发挥价值。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