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企业那些“自作聪明”的抖机灵
2016-01-22 14:51:15 1576浏览
前段时间我搬了一次家,住进了一个小公寓里,公寓楼下有一个快餐店,于是最近一段时间每天吃饭都是在那里解决的,为此我还办了一张会员卡。

一、我的卡被回收了

前段时间我搬了一次家,住进了一个小公寓里,公寓楼下有一个快餐店,于是最近一段时间每天吃饭都是在那里解决的,为此我还办了一张会员卡。

今天晚上吃饭的时候,收银员提示我说,会员卡余额不足了,因为我已经养成了出门只带手机不带钱包的习惯了,于是只好把其中我最爱的一个蒸蛋给退了,这样会员卡里的钱就够我付这顿饭钱了。

我这么想的,但是收银员说,还是不行。

这家快餐店有一个常年的活动,那就是办会员卡之后,每充一百就送十元,这个活动本身没有什么问题,说透了就是圈用户嘛,同时还可以提前吸纳一些滞留金用来作运营。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会员卡消费到最后,卡里必须要保留十元钱,否则余额用完之后卡会被店家回收,这个做法比较盛行于理发店,我没想到快餐店也这么做。以前我也办过别家快餐店的会员快,并不是都这么做。

稍微一想也可以理解,商家是希望可以用这种方法防止会员流失,万一用户卡里余额用完之后不来了怎么办,卡里始终还有钱这个用户就不容易跑掉。

但是问题来了,当我身上没带钱,甚至连卡也没有带,商家并不支持微信或支付宝。

那么对于我来说,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消费完了卡不要了,要么就是保留卡但是这顿饭不吃了,下次再吃。

但是当时的情况是后面那么多人排队看着你,因为没钱饭不吃了,这怎么想都是一件很栽面的事情,于是我果断的选择这张卡不要了,而且决定以后都不去这家店了。

抛开个人来说,我们从商家的角度来说,商家抖了一个机灵,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挽留住客户,但是却又没有用户体验方面的补救措施,用了一个让客户很没面子的方式来挽留,这怎么想都是一个奇怪的逻辑。

二、营销失位

而且这并不是个例。

在我在这家店消费的这一个月里,我经常听到收银员跟客户讲,不好意思你卡里的余额不够了,想要继续用这张卡,必须在卡里保留十元钱。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案例里,商家至少有这么几件事没有考虑到。

第一,需求颠倒。并不是用户“想”要继续用这张卡,而是商家“想”要通过这张卡继续让用户来消费,商家把需求的位置给颠倒了。

第二,用户体验。在用户没有带现金和卡的情况下,商家并没有替用户想补救的措施,而且简单粗暴的告诉用户,你必须要在卡里保留十元现金。这就造成了在公众场合下,商家把用户搞得很难堪。

第三,发展脱节。在当下社会,出门不带钱和卡是有可能发生的,但是不带手机的机率是非常低的,这也就意味着可以考虑为用户提供微信或者支付宝支付。但是作为周围几公里内最火的一家快餐店,竟然没有开通这些功能,实在是一个失误。

从我个人的观察来看,这张店从管理到员工,普遍缺乏互联网相关知识,几乎看不到一点互联网营销的气息,站在商业发展的角度来说,这家店已经和互联网脱节了,还是用一个传统思维在经营。

三、用户在发生变化

如果是站在十年前,这家店这种经营模式是可以的,但是随着电子支付的发展,会出现越来越多出门不带钱的用户。

至少从我个人而言,出门已经几乎是不带钱了,要带也就只带几块钱硬币坐个公交,打车有滴滴出行,买书也可以通过支付宝或者微信支付,平时吃个饭看个电影什么的都可以去美个团。

除非是去集市或者买地摊,以及在街边买个手抓饼之类的,否则用现金的地方真的不多。

事实上买手抓饼都可以支付宝支付了。

就在我公寓对面的菜市场,有一个小伙子,虽然他只是个卖手抓饼的小摊位,但是从口碑到美团,从大众点评到支付宝,几乎所有的工具他都用上了,你完全不需要付现金,他甚至还开了一个手机微店。

在这种互联网工具思维下,他的生意不要太好,目前已经攒足创业成本,开了一个条件更好的大店。

而在他周围,同样的摊贩,还在一笔笔收着现金,每天挣着固定不变的钱,用户来了又走没有一点积累。

市场已经发生变化,消费人群也开始在变化,当80.90甚至是00后成为市场主流的时候,过去那一套营销方案已经失效。

我们回到开始那家店铺来说,其实他完全可以有两种方法来应对。

首先他可以保留卡内余额的制度,但是设一个三天的销卡期限,当你卡内空卡之后三天内如果不充值的话,那么这张卡就会被销户,即不影响用户的消费也可以保全用户的面子,还可以给用户造成危机感。

其次,就是跟上时代,在POS系统之外,增加在线支付系统。

还有一点其实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本位思考,增加用户的体验,而不是简单粗暴的说你卡里余额不足了,等着用户要么丢人,要么丢卡。

四、抖机灵。

类似这样的抖机灵,在传统企业和商家当中,其实是非常多的,这是一个竞争不充分市场遗留下来的思维,简单来说就是用小聪明糊弄消费者。

最典型的一个就是积分了。

我手上有一个卡包,里面有一堆会员卡,无一例外全是积分卡,但是我发现其实这些卡对我来说完全没有价值。

比如我去买衣服,很多商家你在那里消费几百上千,才上积几十个甚至几个积分,那么这得积到猴年马月才能折现?用这种方法真的能够留住用户吗?

对于用户来说,发现积分根本折不了现,心里反而会不痛快。用户心里会想,我在你这天天买东西就给这么点积分,太不划算了,这反而会促使用户选择竞争对手。

其实积分卡制度真的没有打折卡好,根据用户的消费积累,给出不同的打折迟度,让用户每一笔消费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刺激,这比积多少分都有效。

我写过一篇文章,讲到,社群要让用户产生优越感。

什么是优越感?

这种我可以打折,你不可以打折,这就是会员卡带来的优越感,而积分卡,只会让用户产生一种吃亏的想法,在积分卡制度下面,用户的每一次消费都像是一次投资,投资回报不成正比自然就流失了。

多抖点机灵,多琢磨一下用户体验吧!

图文推荐